上周陪几个老同学游览河南省第三批命名的古村落游殿村,高兴而来,却扫兴而归,看到的景象惨不忍睹,令人唏嘘不已。
游殿村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北部邙山岭上,这是个三千多口人的古村落,东西延绵三公里,南北也有近两公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这里是古代官道驿站,皇帝祭拜洛河南岸的巩义皇陵,必须在这里落脚,现存有天爷阁、古戏台等文物遗迹。
由于邙山岭上粘土深厚,适合开挖窑洞,人们大都在窑洞里聚居。解放以后,随着农民经济条件改善,人口增长,游殿村部分农户从窑洞里搬了出来,在村子沟南另建向阳新村,但大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依然居住在老村,对自家的窑洞砖券修缮,有的紧贴窑洞建起了新房,充当门面。由于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根本用不着空调电扇,老年人至今仍喜欢住在窑里。
(九十岁老太太住的地坑院)
游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窑洞,村里的地坑院在北方的窑洞中是一大特色,古村落现存的地坑院有五十多处,分布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我曾拜访过住在一处地坑院的老太太,她已经九十多岁了,自从十七八岁嫁到该村,就开始挖地坑院,小两口起早贪黑,把土一筐筐起到院顶,建个简易砖窑,再把这些土烧制成蓝砖,用以修砌窑洞、院墙、水窖、门脸。
(地坑院的水窖、辘轳、雨水收集系统)
地坑院的建设饱含了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古代邙山岭上十年九旱,极其缺水,地坑院都有完善的雨水收储和排水系统,建设之初会根据常年降水量和家里的人口,计算出水窖开挖的容积,确保全家人一年的生活用水。下雨时,院里和窑顶的雨水会通过管道自流收集到院内地下的水窖里,平时的生活污水和持续降雨时过多的雨水通过管道排放到院外的沟渠里。为了确保近十米高的院墙不被雨水冲刷倒塌,砌墙前在四周的土里预埋了许多石条,砌墙时用砖把石条紧固住,因而有的地坑院历经几百年仍然坚固如初。地坑院外都有斜坡小道通向院里,大门有的是窑洞通道,有的是砖砌门楼,匾额砖雕石刻,很有艺术气息。
古村落西边的九连洞年代久远,没有人知道它的开挖历史。其实它是一个大的家族院落,东西有两个窑洞总门,两个门之间的距离有二百多米,九个窑洞过道形成一条直线,把里面的十几户人家连在一起,每户的大门都座北朝南,有独立的院落和窑洞,既自成一家,又混为一体,九连洞可能是为了大家族的安全,以集体的力量防御强盗入侵。
月亮湾位于村南长沟北坡边,型似月牙,弧形崖头线边分布着几十个窑洞,前几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对这些废弃窑洞进行了修葺,回收了村民拆掉的老房子上的砖瓦梁檩等建筑材料,建设了几栋蓝砖青瓦仿古院落,对月亮湾进行了绿化亮化,开起了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览古村落,这里提供家常便饭和民宿服务,生意一度相当火爆,甚至出现了一桌一床难求的局面。可是好景不长,去年秋季的持续暴雨,几乎把月亮湾损毁殆尽,如今路面塌陷,蒿草齐身,人去屋空,面目全非。
(天爷阁述说着古村落的历史)
月亮湾的东边有一处天爷阁,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两层。下层平面略呈方形,东西6.25米、南北6.15米、高4.35米,青砖砌成,门是砖券拱门,门头砖雕垂花柱,雀替以及二龙戏珠图案,室内东侧有石砌台阶可以盘旋上楼,顶为砖券顶。上层为砖木结构,两层飞檐斗脊,雕梁画柱,蔚为壮观。
(古戏台在持续的暴雨中屹立不倒)
天爷阁正南有一东台,座南向北,硬山两层砖木结构,底层有排水涵洞,梁架为五架梁,梁上墨绘图案,地势明显低于天爷阁,估计为高官显贵观看演出之用。
天爷阁的围墙有部分倒塌,正在维修加固,院内到处是外面冲来的砖头瓦砾,好在天爷阁和东台两栋古建筑完好无损。
天爷阁附近分布着多处废弃的地坑院,长期无人居住,缺乏管理维护,以前就很破败,加上去年秋季暴雨的持续冲刷,窑脸和院墙已经倒塌,窑门大都被*土堵住,有的地坑院窑洞已全部塌陷,危及窑顶的道路和周围的民房,成了大片废墟。
(损毁殆尽的地坑院使窑顶的住户无路可走)
我曾在山化镇工作过几年,熟悉游殿村的人文历史和村貌村情。无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乡村振兴的需要,游殿古村落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相比外地已经过度开发的地坑院,游殿古村落的地坑院规模更大,而且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引起*府和社会的应有重视,把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修复游殿村地坑院,拯救行将失去的古村落,把乡愁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