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茱萸
TUhjnbcbe - 2021/3/25 18:44:00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08.html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固脱的山茱萸

一老人,素有痰喘,冬天发作厉害,这次由于劳力过度,导致喘脱,在干活的时候就突然短气乏力,卧倒在地,呼吸气微,病人自己觉得气息不续,脸色苍白。

正逢爷孙俩采药经过山下村庄,爷爷说,碰到喘脱,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急用独参汤。

老爷爷说,可病人之前服过独参汤,虽然稍微呼吸有力,但还是没法令气息相续。

小指月再按他脉,虚散不定。

老爷爷说,此危证也,用人参还须配四两山茱萸,才能补气固脱。纯用人参能补虚,山茱萸重用能固散,所以对于气虚外散者,必须连用参萸,才能补虚固散。故称此二药为虚散二药。

这样再给病人服上药时,病人遂汗止心定,气脉相续,渐渐缓过气力来,能够自动坐起,言谈举止如常。

老爷爷说,以后可千万别劳力过度,虽然说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过量的运动,却能够让人身心俱损。

小指月说,劳则耗气,就是这样道理。

老爷爷说,不仅是劳力气脱,房劳精脱,还有大汗后液脱,大泄后水脱,急则治其标,都可以用人参益气,山萸肉固脱,这样气血津液能及时保固住,就能气脉相续,回复正常。

随后小指月便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安俊义经验近代名医张锡纯每用山茱萸救治脱证。《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愚临证数十年,于屡次实验中,得一救脱之圣药,其功效远过于参芪,而自古至今未有发明,其善治脱者其药非他,即山茱萸一味大剂煎服也。盖无论上脱、下脱、阴脱、阳脱、奄奄一息,危在目前者,急用生净萸肉三两,急火煎浓汁一大碗,连连温饮之,其脱即止。”笔者受其启发,试用山茱萸救治脱证,果有效验。

汗脱案王某,男,61岁,农民。年8月13日初诊。素患痨证,经治2年未愈。间有咳嗽,动则气喘,体弱多汗,面色白,倦怠嗜睡。时值初秋,流感甚行,患染此疾,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口舌干燥,咳喘加重。医院胸透:肺部未见明显病变。一村医拟辛温解表之麻*汤,用麻*10g,桂枝15g。药后汗出连连不止,声短息微,精神疲惫,嗜睡,心悸眩晕,四末逆冷,面色白,脉虚无力。测血压80/50mmHg。邀我诊治。急用山茱萸g,急煎采汁一大碗,首服1/3量,余药视病情分次频饮。5小时后,血压回升至正常,精神恢复,四肢转暖,出汗显减。递用辛凉解表之桑菊饮加甘寒之沙参、麦冬、玉竹,感冒在2日内好转。

《医学源流论·病不可轻汗论》曾告诫说;“至于盛夏初秋,天时暑燥,卫气开而外泄,更加闭户重衾,复投发散之剂,必至大汗不止而亡阳矣。”诚为确论。乡医面对素体虚弱,染病风温之患者,辨治有误,过用汗法,致其心肾阳气虚衰,故心悸、肢冷、眩晕、脉虚、汗出如油。大剂山茱萸急煎频服,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振作精神。故效如桴鼓,救生命于垂危之间。

精脱案王某,男,27岁,工人。年1月3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复加乍病初愈,即行房事,未毕,感心慌气促、头晕目眩、汗出淋漓、被褥皆湿。急邀余诊治。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搏疾数。血压82.5/53mmHg。此属精脱。急拟山茱萸g,武火煎浓汁约ml,首服ml,余药分2次间隔4小时饮完。半日许,精神好转,汗止脱回,血压恢复正常。

《类证治裁·厥证篇》曰:“纵欲竭精,精脱于下,气脱于上。”终致精气双虚,而生以上诸症。山茱萸味酸善收,但敛正而不恋邪,性温得木气最厚,颇具开通之性。故大剂煎服后,脱证止,元气复,诸症消失。

液脱案陈某某,男,58岁,农民。年7月17日初诊。暑天饮冷,呕泻大作,3小时内腹泻10余次,呕吐3次。延余诊治时,呼吸急促,心悸眩晕,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躯体后挺,脉搏细弱。血压78.8/48.8mmHg。病属脱液。急用山茱萸g,浓煎分服。半日后,上症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唯腹泻仍作,用藿香正气散调理而康。

山茱萸固涩滑脱,收敛元气,振作精神,验之临床。屡试皆效。本例由津液亏损,至阳气暴脱,山茱萸大剂煎服半日内收功。观今之医,抢救脱证每用参芪姜附,罕有用山茱萸者。笔者体会。山茱萸确是一救脱之良药。对于先由有形之津、液、精亏损导致无形之气暴脱,大剂煎服,分多次饮用,多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肝虚腹肋痛

有一男子,好怒,稍有小事阻滞,心中便郁怒烧身,好与周围人计较吵闹,周围人皆敬而远之,这男子经常腹肋作痛,郁怒则加重。

医生说,肋者肝经所过也,腹者脾之所主也,此必是肝脾不和,宜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谁知开出逍遥散和保和丸,理法思路,皆无可非议,却屡屡服药不效,腹肋胀痛依然,难不成心病无药医?

老爷爷诊其脉,发现病人脉细弱,此不独肝气郁结,久怒以耗其肝中气血,导致肝虚不能疏泄,当先急急补其肝,遂在原方基础上加二两山茱萸。

病人甚是不解,说,我服这药多剂不效,再付三剂,岂能有效。

老爷爷说,如同木工钻孔,前面医生钻到七八分,再差两三分就钻穿了,你岂能因为这两三分而放弃用力,病人遂服三剂药,腹肋痛顿消。

小指月说,以后碰到生气后,引起腹痛肋胀的,还是要察色按脉,这样才不会被病象所迷惑。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门生万某,曾治一壮年男子,因屡经恼怒之余,腹中常常作疼。他医用通气、活血、消食、祛寒之药,皆不效。诊其脉左关微弱,知系怒久伤肝,肝虚不能疏泄也。遂用净萸肉二两,佐以当归、丹参、柏子仁各数钱,连服数剂,腹疼遂愈。后凡遇此等证,投以此方皆效。

山茱萸拾珍

张锡纯经验

1、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愚为治愈。但脉浮力微,按之即无。愚曰:“脉象无根,当服峻补之剂,以防意外之变。”病家谓病患从来不受补药,服之则发狂疾,峻补之药,实不敢用。愚曰:“既畏补药如是,备用亦可。”病家根据愚言。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急用净萸肉四两,爆火煎一沸,即饮下,汗与喘皆微止。又添水再煎数沸饮下,病又见愈。复添水将原渣煎透饮下,遂汗止喘定,四肢之厥逆亦回。

指月按:痰喘虽然为标实,但如果不是因为本虚,则痰不能留在身体。特别是痰浊壅盛,堵住呼吸,危在旦夕,如果不是重用固涩滑脱之山茱萸,将无气以息,所以急则治其标,并不惧收敛固涩之药。

2、邻村李××,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表散药数剂治愈。间日,忽遍身冷汗,心怔忡异常,自言气息将断,急求为调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愚曰:“此证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急取净萸肉四两,人参五钱。先用萸肉二两煎数沸,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又将人参切作小块,用所余萸肉煎浓汤,送下病若失。

指月按:脉象浮弱无根,如同萍踪无定,风筝断线,急急当固脱。而重用山茱萸,能迅速敛元气于脱散之虞,令气脉相续,心定汗止,配合人参更够把脱失的元气追回来。所以人参配山茱萸,乃益气固脱,治疗脉虚散最妙之药。

3、奉天友人田××妻,年五十余,素有心疼证,屡服理气活血之药,未能除根。一日反复甚剧,服药数剂,病未轻减。田××见既济汤后,载有张××所治心疼医案,心有会悟,遂用其方加没药、五灵脂各数钱,连服数剂全愈,至此二年,未尝反复。由是观之,萸肉诚得木气最浓,故味虽酸敛,而性仍条畅,凡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

指月按:山茱萸酸敛之性用来止汗固脱在意料之中,可用来治心腹肢体疼痛,并认为它有条达血脉效果,却出人意表,原来《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说山茱萸主寒湿痹。但凡痹痛皆气血不行,山茱萸酸涩收敛,何以能行气血,盖人体血脉通畅,必赖以收缩跟舒张二力,相互并济,正如欲出重拳,必先把拳攒紧回收,欲跳高处,必须屈膝蹲下,将力量收于一处,以助蹦出,而山茱萸便能够将耗散之气血收于一处,令血脉缩紧后,弹出更有利,就像弹簧,你下按力量足够,上弹就高,你如果不下按,它就不弹,气血脉道之理,跟物理亦相通,必心脏收回充足气血,才能用力泵出,这就是为何桂枝汤用桂枝配白芍成为群方之首,白芍能将血收回来,桂枝能将拳打出去,那么血足脉通,痹痛便止。所以治疗各类痹痛时,用山茱萸酸收气力之时,还必须配以丹参、五灵脂,或桂枝,活血化瘀温阳,将脉道障碍扫清,令血气泵出力量更强。

4、山萸肉之性,又善熄内风。族家嫂,产后十余日,周身汗出不止,且四肢发搐,此因汗出过多而内风动也。急用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俾煎汤服之,两剂愈。

指月按:人皆知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来平息肝风,如果不寻根问底,找出肝风吹起的缘故,徒然无益。正常树叶茂盛油绿,水分充足,一般风是吹不起来,而一旦树叶水分蒸干,便枯槁,轻如纸时,风一吹,正如柳絮因风起一样,遂四处飘零,不定踪影。人体之理,亦同物理,如若生完孩子,又汗出不止,或者劳力过后,汗脱不固,身体大量失水,便如同动风,中医称之为因虚风动。就像肝木失去饮水涵养,必定容易被风动摇,所以古人说滋水可以涵木,重用山茱萸、山药之品,柔润滋养,急急把汗脱固住,让阴液养足,则百脉柔润,风自息矣。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仙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杜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苁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锁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补骨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益智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菟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蛤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核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虫夏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韭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阳起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石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狗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羊红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当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熟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阿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何首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眼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楮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麦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竹(葳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枸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墨旱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女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椹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黑芝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龟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鳖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浮小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糯稻根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乌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罂粟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诃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榴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赤石脂、禹余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