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类虚症的常用中
TUhjnbcbe - 2024/6/20 11:14:00


  气虚: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因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


  肺气虚常用中药:西洋参、党参、黄芪、人参等;可补气润肺。


  心气虚常用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等;可补心气养心神。


  脾气虚常用中药:太子参、伍干姜、桂圆、附子等;可益气健脾。


  肾气虚常用中药:党参、黄芪、太子参、西洋参等;可补益肾气。


  血虚:


  血虚指人体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常用中药:当归、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熟地等;可补气补血。


  阴虚:


  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阴虚还包括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


  阴虚证常用中药:百合、南北沙参、麦冬、石斛等;可养阴润肺。


  心阴虚证常用中药:百合,麦冬,地黄,玉竹,龟板;可养阴安神。


  胃阴虚证常用中药:北沙参、南沙参黄精、玉竹、山药等;可滋阴养胃。


  脾阴虚证常用中药:麦冬、茯苓、黄芪、甘草、山药等;可育阴扶脾。


  肝阴虚证常用中药:黄精、枸杞、女贞子、墨旱莲、桑葚等;可养阴柔肝。


  肾阴虚证常用中药:山茱萸、桑葚、山药、天冬、知母等;可滋阴养肾。


  阳虚:


  阳虚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气不足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阳虚还包括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胃阳虚常用中药:人参、附子、黄芪、肉桂、干姜等;可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脾阳虚常用中药:山药、茯苓、党参、白术等;可温补脾肾、散寒调中。


  肾阳虚常用中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等;可温补肾阳。


  俗话说:百病从虚而入,体虚就易病,以上四种虚症,有些病人只占一虚,有些病人占二虚,还有些病人占二虚以上,虚的越少,病越轻,虚的越重、越多,病越重。如果您有什么相关病症,也可以给我留言,我来给您排忧解难。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类虚症的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