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诗词文化一直都深受国人的喜爱。为了弘扬诗词文化,我们从识字起,就开始背诵诗词,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诗词在语文书上“纵横”十几年,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许许多多的人。
不得不说,好的诗词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艺术美,更能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但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文化受到了国外文化不小的冲击,为了弘扬国家文化,提升国民精神水平,近年来,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诗词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我们中国人倡导以文会友,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手机电脑,古人消遣娱乐多是凑在一起品茗作诗猜谜,尤其是在遇到节庆时,满大街都是吟诗作对的文人墨客。
即使到现在,“飞花令”的玩法也不过时,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常常就会出现“飞花令”的玩法,各位参赛选手博学广识,场内场外的观众看得也十分过瘾。这场节目之所以能爆火,不仅仅是因为古诗词的魅力,更多的还是因为评委们妙语连珠的解读。
在诸多评委中,就有《百家讲坛》最年轻讲师蒙曼的身影。
年,蒙曼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父母与哥哥都是老师,成长于诗书世家,蒙曼从小便嗜书如命。年的时候。蒙曼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她入学成绩优异,有大把专业供她选择,她却偏偏选择了比较冷门的历史系。
在入学之后,蒙曼几乎年年拿到最高奖学金,给自己支付学费。在毕业后,她怀着对母校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她选择留在母校成为一名史学教授。由于博学广识,她往往能在课堂中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文化典故来讲解课本内容,许多学生都非常爱听她讲课。
渐渐的,许多人慕名而来,纷纷来“蹭课”这位讲课方式别具一格的短发女老师,这些蹭课的人中,就有《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几天后,蒙曼就收到了《百家讲坛》的邀约,希望她能担任讲师,就这样,年仅32岁的蒙曼成为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从此一炮而红。
此后,她又分别担任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栏目点评嘉宾。在蒙曼出名之后,追捧与批评同时扑面而来,不过也难怪,蒙曼教授到底年轻,虽然讲法生动有趣,但不免会有不严谨之处。
福建师范大学的教授孙绍振就曾提出,蒙曼解释诗词太过随意,不得要领,有的地方错得离谱。比如说,蒙曼在解释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时曾说很红火啊,火辣辣的,连火锅的味道都出来了,孙教授看到这样的解释,就十分不满意。
因为当时杜甫写这首诗,是因为陕西发生了旱灾,他在成都与农民同吃同住时,看到天降甘霖滋润万物,替农民感到高兴而写下这首诗,表达的还是忧国忧民的心境。因此孙教授便觉得蒙曼教授这样讲解实在不够严肃,甚至有亵渎诗圣之感。
除此之外,蒙曼翻车最严重的,还是关于解读《悯农》那一次。在解读“锄禾日当午”时,蒙曼说这句写的是农民在春天播种,但实则这句写的是农民在夏天除草并非春天播种。
在解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时,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蒙曼解读说:燕子不落愁人家,能迎来归燕,说明这个家族有富贵气象。“百姓家”指的是“革命家”、“和平幸福”的家,这就有些不够严谨了。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乌衣巷是晋时王导这种大贵族居住的宅子,富丽堂皇,但家族没落之后,宅内杂草丛生,为寻常百姓居住。但是身为候鸟,燕子并不会感觉到盛衰的转换,依旧依季往返。刘禹锡想表达的是一个家族由盛转衰的没落,跟和平幸福没多大关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知识盲点,即使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教授们也不例外,何况蒙曼在教授中,年纪尚轻,资历也比较浅,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蒙曼教授做的已经比多数人都好很多了,面对她的错误,我们宽容一些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