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明·布朗发布了一篇报告,题目叫《谁来养活中国》,这篇报告长达页,通篇都在说中国人口增长必将给世界带来粮食危机,文中提到如果中国仍然按照这个人口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年人口将达到峰值16.6亿,那时候一旦中国粮食增长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将造成中国的粮食危机。文中布朗还给中国提了4个建议:一个是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一个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一个是保护耕地,还有一个是全国节约用水,布朗声称如果中国没有做到这四点,那么将会在21世纪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粮食危机也将蔓延至全世界,带来全世界的粮食短缺和粮价暴涨,造成世界粮食危机。
莱斯明·布朗
美国这份报告其实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在向全世界输出一种恐慌,那就是“中国威胁论”。
年,我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1.亿,即将突破12亿人口大关,彼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有些年头了,但是人口依旧以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即使在年,我国农业学家袁隆平已经成功完成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并在年向全国推广了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产量增加了20%以上,但翻看-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数据可知,那几年情况不大乐观(如下图)。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数据
这里主要说几个数字,-年这22年时间里,我国粮食增长速度最高的是年的9.23%,之后大概是3%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还有5年出现了负增长,而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都很稳定,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是.3公斤,没有超过公斤,而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恰好就是公斤/人,也就是那时我国人民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线,一直处于安全线以下。其实不止这22年,我看了从建国之初的粮食统计到年,都没有超过公斤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会有疑问: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好像作用不大?
不,从年建国初期到年,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在公斤以下,正是到了年杂交水稻完成后,在年突破了公斤大关,达到了公斤/人。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年的杂交水稻只是三系配套,在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里,三系配套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两系法和一系法,这一点后面会重点讲到。
在讲袁老之前,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的水稻发展历程,只有了解了水稻的发展之路,才能明白袁老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也更能明白美国那位叫布朗的研究所所长所写的那篇《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中国人骨子里那种永不服输、不甘落后的傲气。
贰
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是世界种稻最早的国家,早在《史记·夏本纪》中就曾写到:"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大意是禹命令一个叫益的大臣给百姓分发稻谷,让他们去低湿的地方种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水稻的记载。我查了下历朝历代关于粮食的记载,大概得出各个朝代的粮食产量如下:春秋时期亩产有50公斤左右,汉朝时期亩产63公斤左右,魏晋南北朝时期亩产90公斤左右,唐朝亩产公斤,宋朝亩产公斤,明朝亩产公斤,清朝亩产大概有-公斤。
等时间进入到清末民初时,粮食产量就随着战乱开始下降,我这边参考民国《井陉县志料》和《涿县志》可知亩产大概在-公斤之间,比清朝少太多了,大概只有清朝的一半而已,所以在那时候我国还需要花钱从海外进口两千担大米来养活国人,可见那时候粮食缺口有多大。
中国自古以来可都是稻米盛产大国啊,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引得万国来华,乾隆时期还自称“天朝上国”,现在居然沦落到要向他国进口大米,这巨大的落差简直让人不能忍啊。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国就陆续蹦出了许多挨过饿的农民,心怀粮食梦,奋然走上了中国第一代水稻研究之路。
这里面有两位佼佼者,一个叫丁颖,另一个叫赵传芳,水稻界尊称他们为“南丁北赵”。这两个人估计现在比较少人知道,但是要说起中国近现代水稻的研究史,这两个人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包括后面我要讲到的*耀祥、袁隆平等水稻研究领域的佼佼者,都和这两个人都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切还得从这两个人说起。
我们现在知道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是孟德尔的遗传基因学说,这个大家有学过生物的应该知道遗传基因学说是怎么回事,我生物不大会,就不给大家科普了,免得添乱。孟德尔在19世纪60年代就发表了遗传基因学说,但是到了20世纪初期,仍然还没有人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来,而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尝试杂交水稻的人就是我国的丁颖。
丁颖
年丁颖在广东省出生,在家里排行第12,那时候大清朝还没灭亡,丁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虽然没文化,却也深知读书的重要性,12个孩子中丁颖成了他们丁家唯一的读书人。到了中学时,从小过苦日子的丁颖当即立下志向,向同学们说道:“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于是,丁颖开始三渡日本,学习农业技术,决心以“科技救国”。
学成归来的丁颖来到广东大学农科院(中山学院前身)担任教授,在年,丁颖在广东郊区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便开始一心投入到野生水稻的研究中。
在这里,先简要科普一下啥是野生稻以及一些水稻的基本知识,后面大家看起来会比较容易理解。
所谓的野生稻就是在野外生长还没有被驯化的水稻,其实跟野猪和家猪的区别一样。野生稻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这种作物然后一步步对它进行驯化,这才有了我们后来种植的水稻,我们现在把驯化后种植的水稻叫做栽培稻,野生稻可以说是栽培稻的祖先。如今世界上的栽培稻品种有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占了99%左右,非洲栽培稻只有在西非等几个地方才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种植的都是亚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主要品种有粳稻和籼稻,在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粳稻,南方是籼稻,从外形上看,粳稻比较圆,而籼稻比较长。
籼稻(左)和粳稻(右)
野生稻虽然被驯化,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野外依然生长着大量野生稻,经过几千年的生长繁殖,野生稻和栽培稻已经属于远缘关系,它们在基因上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了。目前水稻杂交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现代栽培稻与现代栽培稻杂交,一种是现代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还有一种是将水稻与其它农作物杂交,因为存在疑义,我这里不列入)。按照孟德尔的遗传学说来讲,远缘杂交比近亲交配更有优势,所以如果将野生稻和现代栽培稻杂交的话,那么后代应该可以培育出优良品种,大家注意这一条,后面将贯穿整个水稻杂交的思路。
年丁颖开始研究野生稻时,因为经费有限,于是提笔写下了《改良广东稻作计划书》和《救荒方法计划书》,建议民国*府每年拨出1%的洋米进口税作为稻作科研经费,但腐败的民国*府压根没理他,最后仅拨付了元经费,丁颖一看钱不够,只能变卖了自己的祖产,花光了积蓄,才终于在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研究专业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
历时6年时间,丁颖最终在年成功尝试了野生稻与现代栽培稻的杂交工作,培育出了新品种“中山一号”,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人做这个事,丁颖教授可谓开创了先河。“中山一号”具备了野生稻抗逆性强的特点,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广泛种植。年,丁颖教授又再次成功杂交出了“千粒穗”,名震农业界,之后,丁颖教授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品种,为当地水稻增产了5%-25%。
不过好景不长,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年日*直逼广东,在日*入侵广州前夕,当所有人都在收拾家当准备跑路时,只有丁颖跑到试验场连夜将多个稻种打包,这是他和其他科研人员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绝不能被日本*子糟蹋了,之后,带着这些希望,丁颖随着中山大学迁到了云南。
解放后,在年我国成立中国农科院,丁颖教授担任中国农学院首任院长,到了年,已经76岁高龄的丁颖因肝癌晚期去世,令人无限惋惜。他的毕生研究都发表成了多篇论文,为中国后续水稻技术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在丁颖东渡日本求学的时候,和丁颖同时代的赵连芳也跑去美国留学,学习先进农业知识,纵观赵连芳的前半生,那可谓跌宕起伏。
赵连芳
赵连芳出生在河南,也是个农民,不过家里条件会比丁颖好一点,属于世代书香、半耕半读状态。17岁时,赵传芳听到武昌革命*起义后,徒步里跑去投奔武昌革命*,加入敢死队,步步升到了长江总司令部参谋,在一次讨伐袁世凯失败之后,赵连芳痛定思痛,开始思考中国出路,决定以农业救国,于是弃武从文,去清华大学学习。那时候恰逢“五四运动”爆发,赵连芳因学业成绩优秀且曾受过*事训练,被推选为担任清华学校请愿团的副团长,率领清华义勇*团队抵制日货,围攻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官邸,反对北洋*阀的腐败无能。因为这一壮举,他被推迟一年毕业,到年毕业后才获准去美国留学。在美国期间,赵连芳攻读遗传育种学,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硕士学位,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他是第一个。同时他还发布了《水稻连锁遗传的研究》和《水稻糯性遗传基因对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影响之研究》等文章,刊登在美国的国际遗传学杂志上,成为世界上最早研究水稻遗传育种的学者之一。
留学归来后,赵连芳在国立中央大学教学,同时育成了“南特号”、“中大帽子头”等我国第一批优良水稻品种,并先后在河南、江西、上海、广西等地进行推广,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省负责抗战后方的粮食增产工作,将培育的优良稻种推广到四川省的50多个县区,为解决战时*需和民用粮食上做出巨大贡献。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赵连芳被委派到台湾省开展农业工作,清除了日寇殖民时对台湾省的影响,也为台湾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之后,赵连芳还受邀去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多个国家开展水稻改良工作,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联系,年,赵连芳在考察台湾省高雄市渔业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赵连芳生前留下了34篇主要著作,以及发现了0多个水稻及10多个野生稻品种,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成为了我国遗传育种的先驱。
现在我们站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全国的立场上,回过头看待丁颖和赵连芳这两个老前辈所做出的成就,或许觉得微不足道,但如果站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去看的话,那结果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什么理论基础、什么实验数据都没得参照的年代,正是丁颖和赵连芳这样的老一辈农业学家凭借自己的本事,开创了我国水稻研究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弥补了我国水稻研究领域的空白,他们最重要的是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水稻品种,这对于我国后来水稻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给第二代、第三代水稻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叁
年,当丁颖随着中山大学农学院迁校云南时,还有一个学生也跟着丁颖去了云南,他的名字叫*耀祥。
*耀祥
*耀祥和丁颖一样也是出生在广东一个贫农家庭,家里除了他还有4个兄弟姐妹,他的父母没什么文化,父亲跑到国外给别人拍照赚钱,受尽歧视,几年都不回家一趟,就一个母亲独自抚养一群子女。在这种贫穷的情况下,*耀祥愣是发奋图强,在年考进中山大学农科院,拜丁颖为导师,到了年,跟随丁颖去云南考察水稻,深得丁颖真传。我国南方之所以盛产水稻,主要是气候温热湿润,适合水稻生长,但是南方还有一点不利于水稻的地方,那就是台风暴雨天气频繁,尤其是广东省,大家可以看一下近十几年的台风轨迹,广东永远都是台风受灾的第一线,而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水稻的减产。
如何在台风暴雨天来临时,保护水稻不被破坏,似乎成为了一个难题。
我们水稻品种繁多,性状不一,有高杆的、矮杆的、茎粗的、茎细的、穗多的、穗少的……各种各样,台风天一旦出现,有些高杆的茎细的水稻就受不住了,一吹就倒,那这株水稻就泡汤了,颗粒无收了。对于这种容易被风吹倒的水稻性状,我们称之为“不抗倒伏”,与之相对应的性状是“抗倒伏”(此处敲黑板,高中学生请注意,高考必考)。因此,在广东省等沿海台风暴雨天频繁的地区,大量种植抗倒伏的水稻,就能确保水稻产量的增加。
年,我们的*耀祥同志凭借多年的水稻研究经验,从广西引进并从中选出矮秆、抗倒性能好的“矮仔占4号”,于年开始,通过杂交途径开展矮化育种工作,终于在年育成中国第一个耐肥、抗倒、高产的杂交籼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到了60年代,矮秆水稻在南方稻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单产大幅度提高,到了年矮秆水稻在全国推广种植2多万亩,亩产普遍提高50公斤。亩产提高50公斤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年推广种植2万亩数量来算,总共能增加12亿公斤粮食,按一个人一天两斤算,一年大概斤,也就是公斤,12亿公斤粮食一年可以多养活.9万人。
我们再看下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数据,就能一目了然了。除去-年这三年大饥荒,从年开始到年,粮食增产率分别为11.6%、9.17%、9.33%、3.61%、9.10%,而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没有实行,人口出生还是处于开放状态,那几年的人口出生率都快逼近3%了,而人均粮食占有量还能保持在-公斤/人的水平,已经是很好的成就了。
部分粮食数据
之后,*耀祥还先后培育了“广陆矮4号”、珍珠矮等十几个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亿亩,增产稻谷亿公斤,他开创的水稻矮化育种是我国水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杂交水稻横空出世之前,*耀祥和他的“半矮秆水稻”霸占了整个20世纪50-60年代,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当然,如果把这一个时代粮食的增产全部归功于*耀祥,那就显得不妥当,同时代的还有很多的农业学家依旧在稻田间深耕一线,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劳心劳力,当时在我国北方还有一个同样出色的农民李贞生,与*耀祥齐名,稻学界称为“南有*耀祥,北有李贞生”。
李贞生出生在东北的吉林省,也是个农民,不过相对上面三个农业学家来说,李贞生会更苦难得多。据李贞生的自述,他小时候吃不饱饭,天天跟着他妈妈去要饭,每次路过一片苞米地的时候,总是在想,为什么水稻不能长得像玉米那么粗,那么大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吃不饱饭了。但是这样一个梦想对于当时的李贞生来说太遥远,因为家境贫苦,李贞生从小就租种地主家里的田过生活,只读过3年书,直到了年,李贞生已经50岁时,才开始正式尝试将水稻和玉米杂交。
李贞生(左)
当时村里人都笑话他,一个没读过书的大老粗也学人家搞科研,怀疑他的实验不能成功,嘲笑他整天胡思乱想,面对众多质疑,李贞生愣是在年培育出了水稻和玉米的第一代杂交后代,称之为“玉米稻”,当时一共存活了17株,其中有3株变异了。这3株玉米稻外型和水稻一样,但是茎杆粗壮,穗大粒大,和其它的水稻不一样,李贞生将这3株变异株留下来繁殖,并在试验田里试验,最后得到亩产斤,也就是公斤,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亩产量。
年,北方低温灾害影响,其它水稻都减产,唯独玉米稻长势良好,亩产多公斤,玉米稻抗旱抗灾能力强的特点开始广受欢迎,到了年,玉米稻已经在李贞生所在县城海龙县推广2万亩,同时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等多个省份和科研机构提供玉米稻种30多万斤,使水稻亩产增加15%。
李贞生这个被认为没文化的大老粗一下子就出名了。他的玉米稻被编入中学课本作为教学内容(现在教科书看不到了,估计我们的长辈那会儿可以看到),还拍了科教电影,年李贞生受邀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还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人生一时风光无两。
不过,随着玉米稻的推广,关于李贞生的质疑也接踵而来,大家质疑的点都在于他所培育的到底是不是杂交水稻?
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水稻是如何繁育的。水稻和其它农作物不同,它属于自花授粉作物,也就是我们生物课上说的自交(这一个也是高考重点,考生请自行做好笔记)。水稻的每一条稻穗上面都会开出很多花,每一朵花里面又有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可以落到雌蕊上,无需借助其它水稻,就能自行完成自花授粉过程,最后长成一粒粒稻谷。当然,自然界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意外,比如这一株水稻的雄蕊坏掉了,恰好其它水稻的雄蕊花粉掉落在了雌蕊上,无意中就完成了一次杂交,年袁隆平就是在稻田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株杂交的水稻才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的,这是后话,我在下文会写到。
按照水稻自交的属性来说的话,李贞生想要人工将玉米的花粉弄到水稻的雌蕊上,完成授粉过程,其实很难,因为这首先就要破坏水稻的花粉,让水稻无法自交。当时李贞生采用的办法是温汤去雄,顾名思义,就是用温水烫死水稻里面的花粉,然后再用玉米授粉,实现两个农作物之间的杂交,最后培养出玉米稻。很多农业专家都质疑过这个方式,水稻与水稻同种之间杂交尚且困难重重,玉米和水稻是禾本科的不同属,杂交更是难上加上,关于这一点,李贞生写了一篇文章《毛主席哲学思想是我培育玉米稻的金钥匙》里有介绍了他的培育过程:首先先用42℃的温水将水稻花粉去掉,然后在给水稻授玉米花粉的时候,玉米花粉会“融化”在水稻的雌蕊柱头上,完成杂交过程。
关于李贞生的这一个描述,沈阳农学院教授杨守仁曾经在《我所知道的“玉米稻”》和《对当前农作物研究上若干争论性问题的我见》文章中说过,经过专家们研究,发现玉米花粉管根本就不会在水稻雌蕊柱头上长下去,而且专家研究了18种玉米稻品种,都没有发现任何玉米的性状,因此他们认为所谓的玉米稻很有可能就是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跟玉米没有关系。
无论是李贞生还是杨守仁教授,都各有各的说法,至今也没有得出证据证明玉米稻到底是水稻自交产生的,还是水稻和玉米杂交的产物,由于关于李贞生和玉米稻的资料十分有限,连百度百科都没有,我找了很久只找到前面的几篇论文,没有找到更多的记载,在这里就不妄加猜测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贞生和*耀祥一样,都在20世纪60-70年代推进了我国的水稻产量,“南有*耀祥,北有李贞生”这句话就是对他成果的肯定。
李贞生和*耀祥是继丁颖和赵连芳等第一代水稻研究先驱之后的中国第二代水稻的杰出研究者,他们在第一代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再创辉煌,把我国的水稻产量从亩产公斤迈向了-公斤的台阶,解决了数百万人的粮食问题。
肆
与李贞生和*耀祥同时代的还有一个叫管相桓的人,比起*耀祥和李贞生这两人,也许管相桓在农业界没那么出名,但在这里我仍然想写一下他,因为他是连续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一个重要的人物。
管相桓的图片网络上只有这一张
管相桓出生在年,从小无父无母,孤苦伶仃,只能靠着他的堂兄养活,小时候没钱读书,只能在学校旁边偷听,后来幸得邻居怜悯,赠钱给他读书,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当时这所学校可谓人才济济,徐志摩、罗家伦等都在这边任教。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我前面有说到赵连芳在留洋归来后就是在国立中央大学担任教授,管相桓成为了他的学生,后来管相桓深受赵连芳思想的影响,开始深耕水稻杂交研究之路。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南京沦陷,管相桓随着国立大学迁校四川,主持战时中国后方的水稻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水稻品种用作研究,当时管相桓收集稻种品种数量是中国最多的,同时也编著了《稻作学》和《水稻细胞遗传学》等著作,不过可惜,这些品种以及这两部作品都在文革时期被烧坏了,管相桓在这里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一朝被毁之殆尽,而他本人也在年文革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自杀了,那时才57岁,无不令人痛惜。
管相桓的作品很多都被毁坏了,至今遗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四川省水稻地方品种检定汇编》以及其它40多篇文章,给后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稻作宝藏。除此之外,他在建国初期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帮忙建立了西南农学院,也就是后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如今西南大学的前身。
年秋天,有一个身形瘦弱、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怀揣着“禾下乘凉梦”走进了西南农学院的校门,成为了管相桓的得意门生。这个年轻人不会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扛起中国第三代水稻杰出研究者的大旗,率领众多科研者攻下重重难关,解决无数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水稻研究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未完待续······
作者:沈城枫林
一位喜欢写国际风云人物的小哥。喜欢的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