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质海绵肾又叫肾髓质囊性病,是指在肾髓质出现的多发性囊性病变;临床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烦渴、多饮等,可并发尿路感染、肾小管酸中*、肾结石等;主要是通过家族史、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西医无特殊治疗方法,以正规抗菌感染治疗、防治肾结石、纠正电解质平衡为主,如有高钙尿症者,加噻嗪类利尿药;本病如控制不及时恰当,可逐渐发展到尿*症,需依靠透析治疗或肾移植生存;针对此病,中医切入治疗的“着力点”在哪里呢?且让我们一一析之:
髓质海绵肾:中医切入“着力点”……一、高钙尿症之中医切入的“着力点”,髓质海绵肾病人,会因肾小管性酸中*的原因,出现体内酸度增加情况,会使骨骼上的钙离子游离出来,然后到血液中再排到尿中,形成高钙尿症;而这种情况容易发生肾结石,而结石的存在又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情况,形成诡异的“怪圈”,导致病人肾功能损害更快;西医治疗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使增加尿量给予尿路冲洗,而避免引起上述情况;将中医切入的“着力点”放在此处,可以通过三重功效来阻止这一环节:即清利湿热(白茅根、石苇、瞿麦等)、渗湿利水(猪苓、茯苓)、化石溶石(海金沙、金钱草)的中药交替应用,即起到减少高钙尿症发生结石的发生几率,又能对伴发的尿路感染有一定防治作用,对于形成的结石起着化解之力,同时还能减少西药利尿的负面影响;如用药恰当给力,会打破这一“怪圈”,还病人一个相对利好的健康状态;
二、尿路感染之中医切入的“着力点”,以中药清利湿热药和清热解*药为君药(同时抑制肾脏病变),能对伴有尿路感染的本病病人,起协助抗菌作用;常见的有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苦参,能多靶点地作用于细菌,使其“疲于应对”;中医每每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尿路感染,常见的有地龙、水蛭、丹参、川芎,除本身具有抗菌作用外,地龙所具有的利尿、降压作用,水蛭有的降脂作用,丹参有的消肿、降脂、保肝作用,川芎有的镇静、降压作用,几种药物共有的活血化瘀作用,都不成程度的对本病并发感染时形成的坏死灶,有破除壁灶之功,从而清除灶内潜藏细菌,并能使本病所伴发的水肿、高血压、肝损害、高凝血症(血瘀症)、高脂血症、失眠情况,有利好效果;补中益气药也常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力来抵御反复感染,并改善体内代谢、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常见的有人参、*芪、*参、山药;补益肝肾药常见药墨旱莲、女贞子、牛膝、*精,除抗菌消炎外,还能促进尿路粘膜损伤(感染所致)的修复;正是中药君、臣、佐、使的搭配,及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制敌助肾”之举,使尿路感染在本病这一强大“复杂”环境掩护下也无所遁形,只能“败退”,这一“着力点”会使西医单用抗生素“孤*作战”的局面彻底打破,奠定“致胜”基础;
三、针对髓质海绵肾“自身”之中医切入“着力点”,本病在西医治疗上就是没法治疗,因为原因不明如何治疗?从中医角度讲,则不然,本病所存在的损伤,总的归纳为“炎症”范畴,以类归之,囊肿这一“主”病变,属于“增生”,本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单核细胞增生,这些病理基础改变无疑都是炎症增生的铁证;治疗切入很简单,就是与治疗尿路感染的四症治法类同:即本病也与其它肾脏病一样,存在“湿热证”、“血瘀证”、“气虚证”、“肾虚症”,这时中医主张的“异病同治”之则,就可以恰当地应用于此,酌情应用有消炎、活血、补气、补肾功效的中药和中成药,就能涵盖了对本病的多靶点、多环节治疗的切入“着力点”;只是处于长期治疗的需要,可以选中成药组方,使病人能更轻松地接受治疗,而不必因“良药苦口”而苦恼;常见的中成药组合有:通淋胶囊和芪龙胶囊、功劳去火胶囊和疏肝益阳胶囊、宁泌泰胶囊和复方蚂蚁胶囊、炎可宁片和肾炎康复片、清浊祛*丸和生脉胶囊、参柴肝康片和复方玄驹胶囊,每半月或两周换一次治疗组合,不间断的持续下去,这种“车轮战”式的用药方式,会使疗效增强、规避负面影响、启动类“自愈”程序,使病情逆转有望;能使病情发展到尿*症这一过程减慢,也是无疑的。
从以上的中医切入的“着力点”治疗本病来看,中医治疗本病是大有可为的;当然西医的各项针对性的治疗也要配合好,还要遵循适宜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情绪平和,纠正体内其它伴发症病症,饮食疗法;中药的“异病同治”之法,应用于像本病这种稀少病症,实乃救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