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是韩愈震铄古今的名言佳句,然而说出这句话蕴含着巨大的辛酸,要知道后来列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十年科举接连败北,使韩愈的思想更加成熟,他发现懂得赏识和发现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难得,才有了千里马与伯乐之说。多数人印象中的“百代文宗”韩愈应该是个舞文弄墨的老夫子,可实际上韩愈是个性格耿直的人,与他童年的境遇不无关系。
韩愈的一生特别励志,出生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唐朝的衰落刚开始,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停不下来。韩愈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二岁时,抚养他的长兄韩会被贬谪死于广东,寡嫂郑氏抚养韩愈成人。19岁的时候,韩愈带着远大的理想到长安参加科举,先考个进士吧!结果三次名落孙山,要不是靠唐朝中期名将马燧的资助,韩愈早就露宿街头了。
韩愈在诗中慨叹: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其实这并不能怪韩愈文章写得不好,要知道科举在唐朝选拔官吏中只是次要,每年进士及第的只有三十多个人,要是还有走关系或者官宦子弟镀层金的,留给民间的进士名额少之又少。到了第四次参加科举,终于考中进士,不过要当官还得考试,连考了三次又失败。应了电影的台词,三年又三年,韩愈在长安待了十年几乎一无所获。
韩愈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一身的才华却没有用武之地,他把结论写成三封信寄给当时的宰相,结果全部石沉大海。韩愈只好换个思路,京官当不上,先当个地方官吧,毕竟要求没有那么高。韩愈加入了董晋在汴州的幕府,三年后董晋去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开四天后,宣武*发生兵变,韩愈幸运地逃过一劫。
韩愈在徐州加入张建封的幕府,两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是长期加班工作令韩愈大怒,写了封信怼张建封,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次不到一年就离职。和上次的剧情一样,不久后张建封病死,徐州大乱,韩愈又一次躲开兵变,想到事不过三,韩愈不想再进节度使的幕府了。韩愈回到长安参加第四次吏部的考试,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相当于大学教授,冷门京官且待遇不好,但总算是个京官。
当时社会并不重视教育与师道,不过比起危险系数高、加班加点的节度使幕府,韩愈自得其乐,甚至写了一篇《师说》,被认为是与社会唱反调。四门博士期满后韩愈被晋升为监察御史,新单位有两位后来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大咖,刘禹锡、柳宗元。尽管后世经常把他们并称“韩柳”、“刘柳”,但他们的*治理念并不相同。
公元年京城大旱,京兆尹李实却说旱情不严重,交点税问题不大。韩愈查访到许多百姓为了交税不得不卖房卖地卖妻儿,顾不上李实对自己的提拔,韩愈上疏《论天旱人饥状》,结果被李实*进谗言,韩愈反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后来被赦免担任国子博士,虽然宦官、藩镇的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但韩愈偏偏要怼一下。他上疏限制僧尼和寺庙的数量,揭发藩镇暗中蓄养士兵、窝藏逃犯,藩镇留守官员只好被迫停手。
韩愈认为自己有学问却屡遭贬斥,就创作了《进学解》发牢骚,宰相看到后非常同情,调韩愈去史馆修撰。随着自己怼人的名气越来越大,才华也为更多人所熟知,韩愈接到了一项副业——写墓志铭,为功名忙碌一生的韩愈,终于在48岁这年,靠着写文章的收益,在长安买下一套房,《示儿》诗中写到: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公元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儿子吴元济与朝廷叫板,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要求出征淮西。韩愈上疏《论淮西事宣状》主张平定淮西,还提供了具体的作战方略,没想到不久后武元衡和裴度被刺杀,武元衡身死,裴度受伤。唐宪宗受到刺激决心平定淮西,任命裴度为宰相、淮西宣慰处置使,任命韩愈为行*司马,大唐的诗人都有上阵杀敌的梦想,韩愈终于在50岁这年随*出征。
韩愈对淮西*审时度势,认为蔡州城空虚,向裴度献计自己带领千人从小路杀入蔡州城,必能生擒吴元济。裴度吃了一惊,但是裴度认为韩愈一个拿笔杆子的,凭什么带兵打仗,就拒绝了。后来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捉住了吴元济,韩愈差点就成为唐朝中期名将、著名*事家,结果被李愬拔得头筹。朝廷为了纪念平定淮西,除有功之臣加官进爵外,命韩愈写《平淮西碑》。
韩愈写《平淮西碑》主要是写宰相裴度的功绩,本来也无可厚非,裴度力主平定淮西还遇刺受伤,但李的妻子是唐宪宗的堂姐,告御状称捉得匪首的老公应该是首功。唐宪宗只好命人重写碑文,对韩愈倒也没有什么意见,不过一年以后韩愈的上疏呈到御前,唐宪宗龙颜大怒,要人提着韩愈的首级来,这就是著名的《论佛骨表》,韩愈极力反对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
唐宪宗是唐朝最后的中兴之主,在位期间恩威并施,使藩镇全部归顺朝廷。唐宪宗后期逐渐不理朝*,追求长生不老、炼制丹药,迎佛骨事件更是在长安城掀起了信佛的潮流,韩愈逆流而上,上《论佛骨表》劝谏,表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并说迷信长生不老的皇帝都短命,王朝也难长久。宰相裴度吃了一大惊,感觉韩愈简直就是自掘坟墓。唐宪宗震怒不已,好在不少人为韩愈求情,念在平淮西有功,贬谪潮州。
这次贬谪广东,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路程漫长、天气恶劣,韩愈拖家带口,一个女儿死在路上,一个侄儿死在潮州,韩愈自责: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唐宪宗后来原谅了韩愈,但迎佛骨事件后一年多便英年早逝,韩愈不幸言中。唐穆宗继位后把韩愈召回长安,先是国子祭酒,后转任兵部侍郎,韩愈又可以从事*事相关的工作了。
韩愈回到长安屁股没坐热,镇州发生兵变,成德节度使田弘正被部下王庭凑杀掉,自立为节度使。朝廷自唐宪宗之后就对藩镇失去控制也无力征讨,只有承认王庭凑节度使的地位,赦免成德兵变的士兵,任命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安抚。朝廷百官想起当年的太师颜真卿安抚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被缢杀,不免为韩愈的安全担忧。唐穆宗也后悔不已,让韩愈先观察好形势再说,不必急于入境。
韩愈仍然坚持单刀赴会,王庭凑命令士兵拔刀开弓迎接韩愈,韩愈晓之以事实,叛乱的藩镇安禄山、史思明到吴元济、李师道,无不被朝廷剿灭。而归顺朝廷的藩镇王程元、、李佑等,到现在都还是节度使。一席话把成德将士唬得服服帖帖,王庭凑更是笑靥如花,保证不给朝廷添乱。
后来韩愈转任吏部侍郎,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靠着怼天怼地怼皇帝,韩愈终于青云直上,做到了当年提拔自己又被自己怼过的李实的位置上。神策六*将士听说韩愈做京兆尹都夹起尾巴做人,不敢违法乱纪,私下里议论韩愈连佛骨都敢烧,怎么敢犯到他手里!不久后因为不参谒宦官,韩愈被自己的下级御史中丞李绅弹劾,就是那个写出《悯农》,自己生活却极尽奢华的诗人。
韩愈五十七岁病死于家中,野史记载韩愈妻妾成群风流成性,为获得壮阳作用,以硫磺喂食公鸡,再食鸡肉,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以致体内*性累积而死。野史难以全部采信,韩愈得罪的人太多,写点野史污一下韩愈的名声也未可知,有待进一步考证。
韩愈一生可谓有勇有谋、功成名就,提笔开创古文运动、影响千年;武能出奇谋、平藩镇;教育方面广收子弟、改良社会风气;做官则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至于韩愈为什么敢怼皇帝,其实韩愈一路走来,没有什么是让他害怕的!父母、兄长早死,寡嫂郑氏带着韩愈颠沛流离,又要养家,韩愈的价值观念、人生道理多半都是书中读到的!
韩愈的人生没有太多的人去指导,也没有人为他指出哪里有坑、什么时候什么人该去害怕,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对国家社会有利的就去做,无论怼谁韩愈都有底气。而现实中的普通人做事情容易瞻前顾后、怕得罪人,就只能“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