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朱元璋(—年),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1.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明太祖实录》))

2.食惟民之天,民乃邦之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明太祖集》)

3.贤才,国之宝也。(《明太祖集》)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问姓名。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登江苏金坛

望西南隐隐神坛,

独跨征车,信步登山。

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

一尘不染,浮生九还,

客中有僧舍三间,

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

拂晓行军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无题

天为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鸡叫

一叫一勾勾,

两叫两勾勾,

三叫日出满天红,

驱散残星月朦胧。

骂文士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朱元璋出生的传说

一本叫做《天潢玉牒》的书是这样讲的:在朱元璋还没出生时,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这时候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长着长胡子,头戴簪冠,身穿红服,手拿象简。道士坐在麦场中,用象简在手中拨弄白丸。陈氏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道人回答说:“这是大丹。你若要,给你一粒。”陈氏用手接过大丹,一不留神,竟然情不自禁地把它吞了下去。她吞下大丹后,那个道士却忽然不见了。不久,陈氏就生了一个男孩,就是朱元璋。传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贯穿房屋,奇特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历经一夜都没有散去。

另一本叫做《龙兴慈记》的书上说:朱元璋诞生时,本来位于路西的二郎神庙竟然搬了家,搬到路东数十步之外靠近河边的地方。于是,他母亲就抱了新生儿到河中洗澡。这时,水中忽然漂来了一方红罗,他母亲就拿这方红罗做了婴儿的襁褓。后来,那漂来红罗的地方就被叫做“红罗障”。这本书上还附会说:朱元璋诞生时,屋上红光烛天,于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僧人远远地望见了,都惊疑是发生了火灾。第二天早晨一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孩子出生了。

很明显,《天潢玉牒》所说的近于荒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圣人是因神奇受孕而生的说法。《春秋公羊传》里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应。”但是,以今天的理性视角来看,这种种传说和附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龙兴慈记》里所说的使人想到朱元璋可能是出生在靠近河边的二郎庙,出生后只能在河水中洗浴。他父母没有布给婴儿做衣裳,只能捡一块恰巧从河里漂过来的红布裹在身上。至于朱元璋出生时是不是“白气贯室”、“红光烛天”,都已无从考证。再者,《龙兴慈记》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已经距离朱元璋出生的天历元年(年)有二百二十三年之久了,故事辗转相传,必定离事实越来越远。

显然,为了标榜自己是“君权神授”,增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朝廷肯定是乐于传播这些神化朱元璋的传说的,就是在官方编的权威史书《明太祖实录》中,也记载有朱母神奇受孕、朱元璋出生时满室红光等异闻。现存的《明太祖实录》曾经经过两次重修,其可靠程度也一直令人怀疑。借天道神圣来吓唬百姓,加强权威,正是历代统治者常用的手法,清朝官修的《明史》也记载了一些这样的故事,但是它也只是因循旧说而已。

朱元璋出生地的传说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在濠州钟离之东乡的说法,在明初是没有疑问的。明朝大臣危素根据朱元璋口述而写的《御制皇陵碑》上是这么记载的:“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种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二郎庙(也有说是土地庙的)、红罗障、跃龙冈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看来,不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想争得这份“龙兴之地”的光荣。

有一首叫《凤阳花鼓》的安徽民歌流传特别广,歌中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歌词是说,朱皇帝生在凤阳。那么,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钟离,还是生在泗州盱眙呢?

原来,在元朝,安丰路的濠州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当时钟离、盱眙分属两州,不会混淆。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钟离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钟离的地位,于是就将钟离升为凤阳府(洪武七年,即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及虹县等县,所辖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为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属于凤阳府。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生在盱眙还是生在钟离,都没出凤阳府,都没说错。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至今无法解释。按朱元璋自己的说法,其父朱五四死时是六十四岁,朱元璋当时是十七岁,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就是四十七岁。但朱元璋又说他父亲是五十岁时来到钟离东乡的,那么,他在朱元璋出生时就还没有来到钟离东乡,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儿。相反,如果确实像前面提到的几本书所记载的那样,朱元璋生于钟离东乡,那么,朱五四迁到这里时就不是五十岁,而应当是在他四十七岁以前。究竟是朱元璋的记忆有问题,还是史官记载有误,已经难以考察了。贫穷之家,生计维艰,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错了时间地点,或许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朱元璋会圣母

传说当年朱元璋,亲率水师与陈友谅占于鄱阳湖一带。一次战争失利,朱元璋被围困在湖心,最后带了数名部卒,孤舟突出重围,向江上逃窜。时值秋夜,月黑风高,战船在江心被浪头打得左右旋转,辨不清方向。朱元璋按剑四顾,仰天长叹道:“想我朱某一世英雄,不期今日孤舟独棹,波险路迷。将为鱼鳖之饵,不亦悲!”说罢潸然泪下,正在焦急之际,忽见前面不远,有一对红灯闪现。朱元璋惊喜道:“有灯必有人,有人必有岸,神灵保佑该有救也”。忙叫部卒振作精神,向红灯奋力划去。约莫行了两个时辰,突然咔嚓一声,船被搁浅啦,与此同时,红灯也猝然消失了,大家用戈当篙,想撑开再行。无奈所碰之处,全是石头,忙了一阵,船身依然不动。朱元璋只好叫大家罢手,暂时歇息。众军士冲杀了半天,腹中空空,早就精疲力尽,横七竖八地倒在舱里,呼呼大睡起来啦。朱元璋自己也感到疲劳之极,和衣卧在前舱,昏沉欲睡。迷糊间,忽闻耳边有人叫道:“贵人醒来!”朱元璋睁开睡眼,只见一青衣女子,手提一盏银丝灯笼,站在面前。朱元璋猛吃一惊,一个翻身,早把宝剑抽出喝道:“你是何人?”那女子微施一礼,开口言道:“妾乃显灵广济夫人驾前使女,现领娘娘法旨,请贵人前去叙茶。此时朱元璋已神魂颠倒,两足不能作主,跟着青衣女子走下船来。借着灯光,他看见自己的战船,已搁在一座石洞前面。石洞深处,有一座石门自动打开,进去一看,豁然现出一个明亮的天地来。放眼四顾,只见奇花异草,落英缤纷,鹤飞松上,鹿卧崖前,俨然是一个神仙洞府,世外桃源!青衣女子息了灯笼,在前面领路,转过一道小桥,但见青竹扶疏,流泉淙淙,竹峦深处,青烟萦绕,钟鼓声闻,掩映着一座幽静的古刹。

朱元璋兴致勃勃地来到庙前,早有二位青衣女子迎出言道:“夫人现在客堂迎候,请贵人随我等前去。“来至客堂,一青衣女子撩开门帘,朱元璋侧身迈进,举目看时,有一美貌妇人笑迎过来。这妇人云髻高挽,凤眼丹唇,气骨不凡。朱元璋一下子看呆了,张着嘴巴,不知说什么好。那妇人见朱元璋这般光景,嫣然一笑,启动丹唇,开口言道:“星君今晚受惊了,请坐。”朱元璋连忙谢过。坐在茶几下首,早有使女捧茶过来。朱元璋接过茶杯,揭开盖子,一阵异香扑鼻而来。一缕香雾状若仙鹤,从杯中冉冉升起,小饮一口,顿觉清心明眸,甘美无比。朱元璋正又饥又渴,茶杯就手,也就顾不得许多,一连饮了几杯,才拱手言道:“敢问夫人尊号仙居何所?”夫人言道:“奴家自幼遁入空门,闲居孤山岛屿,自号显灵广济夫人,适才星君遇难,特使双灯引领到此。”朱元璋一听,陡然记起了刚才境遇,忙伏地拜道:“夫人如此大义,恩同再生,元璋功成之日,必将夫人功德表彰于天下,广修庙宇,金身。”夫人笑道:“星君代天行道,不日位居至尊,功成之日,吾当前去朝贺。”元璋大喜,又起身拜道:“目前金瓯破碎,干戈不息,某聚仁义之师,欲把四海归一,望夫人指点全瓯之法,以解民于倒悬”。夫人婉言谢绝道:“若问全瓯之法,此乃天机不泄露,望星君自据民心而定。”说罢,随唤两个使女进来,吩咐道:“星君疲劳,已过子夜,领他去卧室休息吧!”

朱元璋告别夫人,被使女领至一雅静卧室,只见室内龙床凤帐,锦被玉衾,烛火通明。朱元璋兴高采烈地迈步入室,突然扑通一跤,双脚踏空,一头栽了下去,吓得冷汗直淋。爬起来睁眼一看,龙床烛火已不见,分明是在船舱之内。细思刚才一番境遇,却是南柯一梦。眩时天色已渐微明,朱元璋爬出船舱,举目一看,只见一座高大的山峰,势若擎天孤柱,矗立在江中。山西南战船密集,旌旗如林。朱元璋心头一紧,忙叫部卒出来观望。部卒看出前面战船上的旗号,正是自己的大军,船头站着一人,正是军师刘伯温。元璋顿时大喜,即与伯温合在一起,谈起昨夜遇险红灯引路庙上会神女之事。伯温笑道:“此乃神灵庇护,主公洪福,我等也是被红灯引到此地的。”朱元璋高兴地对军师说:“汝等紧记,功成之日,对此事必当报答。”

然而朱元璋却是一个贵来便忘贱的人,自从做了明代的皇帝后,终日操心,生怕别人抢走了自己的天下,早把这区区小事,忘得一干二净。一天上午,朱元璋正在案上审理奏折,一内侍来报:“启禀万岁,宫外有一妇人,口称娘娘,求见陛下。”朱元璋伸了一个懒腰,漫不经心地说:“娘娘,好叫她进来。”少时,一中年妇人,轻移莲步,飘然而至。朱元璋看后,正在惊异,心想:三宫六院还不曾见过这般模样的,然而这妇人又十分面熟悉,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于是便随口问道:“你是甚么娘娘?”这妇人一听此言,忙拱手叩谢道:“谢主龙恩,泽及江屿。”说完竟化作一团祥云飘出宫去。朱元璋大惊,起身看时,只见地上有条素绢,拾起来御目细看,绢上写道:“孤舟邂遑赖双灯,数载重适贵贱分。感放明君封圣母,显灵广济保康平。”朱元璋读完这首诗,恍然大悟,记起了当年战败舟迷,双灯引领,殿内会见广济夫人之事。次日早朝,亲传圣旨,加封显灵广济夫人为天妃圣母。谕告天下,表彰天妃圣母护国佑民事迹。并敕令安庆巡抚,派员督修小孤山庙宇,重饰圣母金身。还追述往事,写了一首宿小孤山的诗,派工部侍郎前往小孤山致祭。

从此,小孤山庙貌堂皇,香客络绎不绝,天妃圣母,名扬海内。而这则神话般的传奇故事,也流传至今。

出身布衣

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是唯一的具有这种背景的一代皇朝的开国之君。他在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县(今安徽中部凤阳县,在重要的铁路交叉线和工业城市蚌埠的正东南)的钟离村,他的幼年非常困苦。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扶养或嫁出。到了14世纪30年代淮河地区已经变成了红巾军叛乱的摇篮,它的弥赛亚式的教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人们的支持。人们相信,在这个最黑暗和孤寂的时刻会发生转变,重新出现明教的光明,而弥勒佛会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统治这个世界,使人们的命运来个戏剧性的乌托邦式的改变。年轻的朱元璋的外祖父—一个算命先生和在13世纪70年代反抗过蒙古最后征服阶段的汉人军队的老战士——给这个童子的耳朵里灌满了魔法事件和高度冒险的种种奇妙故事。这些就是朱元璋幼年成长时期的环境。

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分居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扶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与此同时他已长大成人,变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小伙子,其显著特点是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而且看起来预示将来有不凡的品质。他无疑地具有这些品质,可是他兴起于赤贫而无文化的农民之家,而后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一个新兴伟大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个故事就有些像虚构小说那样的不真实。

从小卒到主帅

朱元璋投奔红巾军那年,他只有25岁。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朱元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年冬,朱元璋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执法如山的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年召见儒生唐仲实(即唐桂芳,以字行),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先陈后张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惟有刘基默不作声,朱元璋知道刘基有主张,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是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康茂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这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公元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年元旦,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是泰州人,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年,建都平江(今苏州)。消灭陈友谅父子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檄文列举了张士诚八大罪状,除了第四款和第八款与西吴有关外,其余的全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不看开头和结尾,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元朝的讨伐令。这表明朱元璋已经以顺承天命的王自居,准备继承王朝的正统。

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迅猛,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年为吴元年。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便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了,便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最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无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当时张士诚47岁,东吴灭亡。

明朝统一

消灭东吴张士诚后,朱元璋大体上占据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东部、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这些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此,进行大规模南征北伐的时机成熟了。

当时南方的形势是方国珍占据浙东、陈友定据有福建、明玉珍控制着四川,广东和广西则仍处在元朝统治中。在平江战役快结束之时,朱元璋已派参政朱亮祖率兵进攻方国珍,然后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从宁波进攻方国珍,方国珍于至正二十七年(公元年)十二月归降。与此同时,朱元璋与刘基细细商定了北伐计划。此时刘基、常遇春提议:直取大都,以其精兵消灭元朝的疲卒,占领大都后,分兵出击,则大功告成。为此,朱元璋不赞成,他认为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孤军深入进攻,太过危险,应先取山东,再占河南,折攻潼关,取得东西南三方面的军事要点,然后再攻取大都,必将成功。诸将对此表示赞同。

于是,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另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领一军,全力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年)四月占领开封,平定河南,同时攻克潼关。八月,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统治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蒙元被赶出了中原。一如宋之丞相文天祥所说的一样,胡运不过百年。

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公元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经过了九十九年的努力,汉人终于重掌了政权,做回自己的主人。

经过十六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基成上完成了南方的统一。年,冯胜、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纳哈出被迫投降,辽东平定。至此,除蒙古高原和新疆、台湾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统一。

朱元璋为何定国号“明”

朱元璋为何选定国号为大明呢?按照历史学家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是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明教对于那些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因为明教主张迎接明王出世,改变现状,相信不久以后人们会过上好日子。

元朝末年,明教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广大穷困农民间进行传播,准备武装起义。当时明教的彭莹玉,在淮西传教,宣扬明王就要降世了,要信徒做好准备。至元四年(),彭莹玉和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虽遭镇压失败,但此后各地起义不断,而彭莹玉也在坚持斗争。

河北韩山童也是重要的秘密宗教领袖,广招信徒,酝酿起事。至正十一年(),元朝征发农民十五万人修黄河。韩山童派人预先在河道中埋下一个一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字样。石人挖出后,人心不稳。韩山童认为时机成熟,联系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事,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刘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颍州等地。各地闻风而动,接连起义,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高潮。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所在的郭子兴部,在郭子兴死后其子郭天叙受刘福通节制,所以朱元璋其实是小明王的部将。后来朱元璋势力强大,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到自己的军中,途中小明王在坐船时落水,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史家认为,这可能是朱元璋安排的。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是承继小明王而来,“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据说这是刘基的主意。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不是出于淮西彭莹玉的教化,就是小明王的属下,大都是明教的教徒,因此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自然顺理成章,而且这样还意味着朱元璋就是明王降世,其他人都不具有合法性,社会上再也不应出现其他的明王了,这也有助于稳定人心。另外,明字代表着光明,分开是日、月二字,是十分吉祥的词汇,代表了大明王朝的神圣。

尊师赔情

皇帝都是在万人之上,即使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也绝不肯向任何人低头认罪。朱元璋这样一个堪称“火爆”脾气的皇帝却有一段不同于其他皇帝的故事,那就是为太子向尊师赔情。

朱元璋登基后,有一次在浙江微服察访时去多宝寺进香。进殿以后,香烟缭绕,鼓齐鸣,朱元璋感到心旷神怡。特别是多宝寺的名称,引起他的兴味,不禁脱口吟道:“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

这原来是朱元璋一时乘兴,信口而出。谁知一个满身油污、衣着破旧的老秀才,竟不顾左右,昂首拈须,接着吟道:“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

朱元璋一听,快活得像大伏天扇芭蕉扇似的。他不仅是赞赏老秀才的才思敏捷,更主要的是他非常高兴那个老秀才能把他这位皇帝比作如来,降福于民。只是他不便暴露身份,只好微笑注视着老秀才;老秀才也仿佛遇到知音,含蓄地望着他笑。

走到一处时,朱元璋肚子有点饿了,路过山下一家小酒店,便抬脚进去。当了天子,自然吃喝要讲究点,瞅了几瞅,小酒店实在没有啥可吃的东西,不禁摇摇脑袋,又吟了一联:“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谁知老秀才跟在后面又听得一清二楚,随即摇头晃脑地吟出下联:“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这一句又似甜酒浇到朱元璋的心窝窝,听了以后好不舒服。待老秀才一走,朱元璋吩咐随从说:“朕马上回都,你给朕把老秀才请到皇宫去。”

朱元璋请老秀才有何用呢?原来朱元璋过去读书太少,建国后,感到立国理事,深为不便,他要为儿子请个饱学夫子。皇太子当然不同于一般孩子,一连换了几个先生,都没有管教得住。如今朱元璋无意中发现这位老秀才才思敏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但是,老秀才不仅肚子有货,为人也有些古怪,朱元璋请他到皇宫去教书,他并不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他也无所谓,只是冷冷地说:“试试看吧!”

头一天老秀才给太子教书,先是圈讲,之后让太子背诵,自己便坐在椅子上闭起双目,摇头晃脑地轻轻吟起诗来。一会,太子向两个伴读的书僮做起鬼脸,书僮便念道:“先生教学生——头动;学生见先生——头痛!”老秀才把戒尺一拍:“念的什么?”“念的文章。”

另一个书僮蹑手蹑脚走到老秀才的座位旁边,伸手揪老秀才的耳朵。这书僮仗着太子一向放肆惯了,好多老师招架不住,只好溜了。越这样,他们越胆大。哪知这位老秀才可不同,说时迟,那时快,书僮的手刚近老秀才的耳朵边,老秀才伸手就抓住书僮的手反拧过来,书僮痛得鼻歪眼斜。

太子也不怠慢,举起戒尺就打,戒尺未落,老秀才伸出另一只手,又抓住太子的手,喝声:“大胆!”把太子的手也反拧过来。老秀才喝令:“跪下!”书僮“扑咚”一声,双膝落地。太子还倔强地挺身不动。

恰巧朱元璋朝罢回宫,从这里经过,看到儿子一只手被先生反拧着,额上出汗,脸色泛紫,便替儿子求情;“先生,饶他这一次吧!”

老秀才将头摇得像拨浪鼓:“陛下,不行啊!常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老秀才发起傻劲,竞把“万乘之尊”的朱元璋搞火了,喝道:“你放手不放手?”

老秀才直着喉咙说:“不放!”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人敢这样冒犯过他,他脸涨得通红,大声嚷道:“来人哪!”武士纷纷跑来,朱元璋火头上下了命令,把老秀才抓了起来。关起了老秀才,朱元璋回到皇宫还气呼呼地骂个不停。皇后马娘娘一看朱元璋气愤的样子,心想:“坏啦,老秀才准没命啦!”她忙叫宫女沏上香茶,劝他息息怒:“皇上,昨儿个把老秀才夸上天;今儿个把老秀才气下地,为何呢?”

朱元璋余气未消,就把事情的原委跟马娘娘说了一遍。马娘娘原是明情达理之人,心想,替儿子护短,罚先生不是,这是“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可是在他气头上劝谏,恐怕劳而无功。于是说:“陛下,跟愚夫子计较什么呢?你说咋办就咋办。来人,快给皇上进御膳!”

三杯两盏落肚,朱元璋脸色舒展开来。马娘娘说:“陛下,你可记得,在淮西时,你曾说古往今来,世上有两种人没有私心。”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马娘娘接着说:“一个是治病的郎中,一个是教书的先生。哪个郎中不愿意他的病人早日康复,哪个教书先生不愿意他的学生多识几个字,进学中举!”

“这倒也是。”朱元璋说道。

马娘娘就势追上一句:“那么,太子太傅呢?”

朱元璋语气平和地说:“是为太子好,可这人太蛮横,连我去求情,他也不开缝。”

“陛下,这不开缝好!他那是为大明的天下!这不开缝,就是教之严,太子才能上路。玉要琢,方成器。要是一开缝,往后太子还听他的话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先生哪里还能管得?往日的那些先生管不好太子,教不了几天就跑了。如今先生肚里有韬略,手中有武艺,可你竞把人家关起来,弄不好还要杀。常言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师有师道,你把这些一齐丢了,大明天下不是也要完了吗?”

朱元璋听了皇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太子叫来,严肃地责备一番。然后由太监领路,皇帝、皇后、太子径赴先生被押的地方。老秀才也非常倔强,见他三人到来,竞别转身子,不理不睬。

朱元璋说:“老秀才,勿气嘛!那是寡人一时欠考虑;你还是教育有方的呀!”

马皇后说:“先生,皇帝率领太子向你赔情来啦!”

太子也说:“往后,愿听先生教诲。”老秀这才慢慢转过身子,让狱官去了枷,由太监和太子扶着回到书馆。

事必躬亲的勤政皇帝

朱元璋是一个少有的勤政皇帝,他体力充沛,精力过人,事必亲躬,无遗巨细,几乎从不知道休息。早年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不畏繁剧,而支持他的,还有他自己认定的身为人君的责任。

朱元璋打江山,戎马倥偬;明朝建国,百废待兴。天下庶务,总于一人,非有过人精力,无法承担。

有人统计,在洪武十七年(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之中,天下各衙门所上奏章达一千一百六十件,所言之事有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以每件奏章一千字计,也要有一百一十六万字,这样算下来,他平均每天要批阅二十余万字,处理四百二十三件事。此外,他还要每天上朝接受面奏,接见各地来京上告的耆民,处理百姓击登闻鼓直接告状的事,定期接见朝觐的官员,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曾说,我自即位以来,经常以勤奋努力勉励自己,天没亮即临朝,太阳偏西才回宫;夜里想着天下大事,睡不安稳,就披衣起床,观看天象,看到一颗星星位置不对,就会想可能有哪一件百姓的事应当马上办,立刻一条一条记下来,等天亮了再安排下去,他惟恐各项事情的处理有一丝一毫的不当。

朱元璋操劳国事,常常吃着饭就停下来,想起一事,就写在纸条上,贴在身上,因此他穿的衣裳往往贴满了条子,就像浑身长满了羽毛。在他的后宫和殿堂的墙上,也都贴满了条子,事情办完后才取下。

朱元璋为什么要如此不知疲倦地工作呢?因为他认为身为“人君”,有一种责任——他说:“人君日理万机,怠心一生,则庶务壅滞,民无所赖,贻患不可胜言。”最重要的是“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安敢安逸!”我们从这番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追求与志向,那就是以救民自任,以圣人自期:“凡事,勤则成,怠则废;思则通,昏则滞。故善持其志者不为昏怠所乘,是以业日广,德日进。”他认为,常人与圣人的区别在于勤奋和思虑,他想要做大禹、周文王那样的圣人,而以元朝末年皇帝的骄奢淫逸为戒。

此外,朱元璋还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简朴皇帝,他的简朴并非出于吝啬,而是出于爱惜民力的真诚。当然,长治久安也一直是他考虑的因素,他担心骄奢淫逸将会导致国家不旋踵而败亡的命运。

明朝人称赞朱元璋,说他:“节于自奉,食不用乐,罢四方异味之贡。非宴群臣,不特设盛馔。功业益崇,益尚俭朴。”这话意思是说,朱元璋的吃穿用度很节俭,吃饭时不像一些帝王那样需要演奏音乐,他还下令各地停止进贡珍奇异味,如果不是要宴请群臣,绝不摆大的宴席。朱元璋功业越高,越崇尚简朴。

朱元璋曾经到东阁视察,当时天气酷热,汗流沾衣,跟随的人随即给他换下湿衣,那些衣服都是洗了又洗的。参议宋思颜说:“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朱元璋听了这话很高兴,于是赏给了这个参议一些宝钞。

朱元璋厉行节俭,是因为他体会民心,爱惜民力,他认为天下百姓的饥寒冷暖与他息息相关。他说:“忧人者常体其心,爱人者每惜其力。朕每进一膳,即思天下民之饥,服一衣,即思天下军民之寒。”

历代由于骄奢淫逸导致败亡的教训太多了,为了明朝的长治久安,他将其牢记心中,时时作为警示,同时他还要以自身的行动给下面做出榜样。他曾经说:“古王者之兴,未尝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尝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鉴,后世昏庸之主,纵欲败度,不知警戒,卒濒于危亡,此深可慨叹。大抵处心清净则无欲,无欲则无奢侈之患。欲心一生,则骄奢淫逸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矣。朕每思念至此,未尝不惕然于心,故必身先节俭,以训于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宫廷戏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皇帝圣旨真的是以这八个字开头的吗?

“诏”这个字,是秦始皇最早开始使用的。“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这两个字就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这个名称,或者说是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公元年在南京称帝。他在南京城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被他命名为“奉天殿”。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把明朝的首都改迁北京。又在北京按照南京城的形式,建了一座规模更加宏大的紫禁城。皇城的主要建筑物都是依照南京而建,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动的从南京“搬到了”北京。据说这“奉天承运”的说法就是源于这座奉天殿。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大学者俞樾。是道光皇帝时的进士,曾经做过翰林院的编修,晚年就在杭州开堂讲学。这个俞樾一向以做学问严谨精确而著称。据他在自己写的《茶香宝续钞》中所记,“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所以我们可以由此知道,这种四字用法最早源于明代的奉天殿。

还有另一种类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说法,这种说法也认为“奉天承运”的用法最早开始于朱元璋,不过不光是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也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这个说法是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他精通音律,谙熟掌故。他写的一本《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这“奉天”两字是千古独见,以前从未有人用过的。太祖所遗留下的祖训中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这“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号再加上“诏日”这两个字,重新断句,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朱元璋与柿树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朱元璋痛打茹太素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一次,他给皇帝上了一本一万七千余字的奏折,侍从读到六千多字,朱元璋仍不知所云,读到一万六千余字时,才谈到正题。朱元璋不禁勃然大怒,令手下将茹太素杖打了五十大板。朱元璋后来对茹太素说:“你那几条建议若明直写来,几百字就足够,何尝遭次杖打?”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衮州就衮州,这是皇帝改的,谁还敢怎么的,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该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受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七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七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30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又让儿子对,朱棣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欣喜,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访,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便触景生情,口占五言上联曰:“一弯西子臂”,并让农夫对下联。农夫看看藕孔,应声对出下联:“七窍比干心”。农夫对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兴,即封其为“祭酒”(官职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起来。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便以地名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便应声对出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他见店面狭小,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占下联曰:“小酒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大喜,欲赐其官职,店主人婉言谢绝。

朱元璋和丞相刘伯温对弈时,兴致所至,偶得下联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并让刘伯温对上联。刘略加思索,对“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元璋听后,感到君臣二人以对抒发胸臆,倍觉畅快。

不会说话就办不成事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放过牛,给有钱人家干过活,甚至有一段时间还为了吃饱饭而出家做过和尚。但是朱元璋却胸怀大志,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有一天,有个他儿时的穷伙伴来求见他。朱元璋很想见见这位旧时的老友,可又怕他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来。犹豫再三,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富贵了就忘了朋友,朱元璋只得硬着头皮见了。

那人一进大殿,立即大礼跪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一听来人说得含蓄动听,心中高兴,自己也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承诺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很激动,就马上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后,另一个儿时的小伙伴也找上门来。他见到朱元璋,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记了自己,就指手画脚地在金銮殿上说:“我主万岁!你还记得我吗?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汤都泼在地里,你只顾抓豆子吃,结果一根红草根卡在你的喉咙里。我记得当时还是我的主意,叫你将一把青菜咽下,才把那红草根咽下去。”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朱元璋这个真命天子真是又气又恼,哭笑不得。他只好喝令御差:“这是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轰出去!”

朱元璋的几个“首创”

1.首创公开的特务机关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使用特务的帝王,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公开的特务机关——“锦衣卫”,豢养大批特务,称为“检校”,四处观察臣下的活动,从事镇压“不轨”、“妖言”的勾当。

2.首创世界最周密的户口制度

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周密的户口制度。朱元璋规定,户口本上要详细写家庭人口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田产等基本信息。每家每户微小的变化,都细致地表现在户口本上。

3.首次发明“介绍信”。明朝户口制度森严,百姓出门,须到官府登记。官府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后开出“介绍信”,信上写明姓名、籍贯、职业、出发地及目的地。

朱元璋建妓院导致百官逍遥

洪武初年,草根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朱元璋建妓院本意,是要吸引那些“商贾之士”到妓院去“消费”,以增加国家税收。可让朱皇帝万没想到的是,“商贾之士”没见来多少,本朝文武官员倒趋之若鹜,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去逍遥。朱元璋看到这一局面,气愤至极,一纸命令道: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可上下百官还是抵不住青楼的诱惑,仍然冒着被打屁股的风险 往秦淮河边跑。无奈之下,朱元璋下令撤掉了官妓。不想,此后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从此名满天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发明“四菜一汤”

有一个传说,当年朱元璋要饭时饿得头昏眼花,一个讨饭婆给了他一碗瓦罐汤。朱元璋吃了还想吃,便问妇人这是什么汤。妇人顺口胡侃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记下了。当了皇帝后,便要御厨给自己做此道汤,但御厨做的味道怎么都不对。后来在盱眙祖籍地找到了当年的老婆子,才知道这仅是一道用烂白菜、玉米粒、剩饭混在一起的“杂烩汤”。

“珍珠翡翠白玉汤”,据说从此成为明朝御膳里的保留菜单。

不过,朱元璋和皇后马秀英比较节俭应该不是假的。从《南京太常寺条》祭祀孝陵的祭品单中看,总少不了韭菜、荠菜、芹菜、茄子、苔菜、竹笋、芋苗这些农家土菜,应该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前常吃的。

如今反腐倡廉提出的“四菜一汤”,也是朱元璋发明的。

南京坊间是这样传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过,但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十分看不惯,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国,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

时适逢皇后生日,各路人马都来贺寿。待全部坐齐之后,朱元璋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众臣不解,朱元璋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大臣听罢知道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怠。”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廷传到民间,进而成了现代廉政的榜样。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皇帝也非不食人间烟火,并非天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

模仿高手遭“陷阱”

明太祖朱元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从乞丐、和尚再到皇帝的经历。不过,既然今天的主题是帝王围棋,那接下来的故事自是脱不了棋盘了。

皇帝爱好围棋,原本这并不稀罕,但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多少有点特别,因为他的擅长居然是“模仿棋”,只要能占得天元,那后头就是“照葫芦画瓢”,总能赢对手一子。据说如此一来,他的胜率还相当高(当然了,他在这里头肯定是沾了不少天子身份的光)。

一日,朱元璋棋兴大发,拉上徐达来到南京城外的莫愁湖边,设了棋盘便要对局。话说这徐达自幼与朱元璋结拜兄弟,后起兵反元,乃明朝的开国大将。只是自朱元璋登基后,兄弟之间多了君臣之礼,每逢对弈之时,徐达总会相让三分,并不刻意求变,于是皇帝就总能赢上一子。那日朱元璋兴致大好,戏言要与徐达赌棋,若是后者赢了自己,便把莫愁湖赏赐于他。赢也不是,输也不是,就这么着,徐达接了个“烫手山芋”。

其实,徐达的棋艺原本就高,加之又经常陪皇帝下模仿棋,所以这里头的破解之法他早已悟出,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徐达落子,朱元璋紧跟模仿,可等到一盘棋快下满时,朱元璋却彻底迷糊了。无论是自己的棋还是徐达的棋,好像全都不活,那这么摆弄了半天又算是个什么事呢?正在皇帝纳闷之际,徐达起身跪到地上,请朱元璋细看棋盘。经过这一提醒,真相终于是大白了,原来棋盘上黑白之间乃是“万岁”二字。朱元璋大喜,改赐徐达湖边小楼一座,名曰“胜棋楼”。

关于朱元璋与围棋的记载,野史中还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一次他与刘伯温对弈时,雅兴所致,自出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曰“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当然,野史所书,不必尽信。

和尚给朱元璋戴高帽子

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进驻太平道,一天偶然动兴,带随从来到般若寺。寺僧向他请教姓名,朱不屑作答,只命笔在壁上题下一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面,

妄自哓问姓名。

寺僧方知吴公(朱元璋时称吴王)驾到,不胜惶惧。数年后,朱元璋已贵为“大明洪武皇帝”。一天心血来潮,命太监去查看旧日题壁之作。谁知回奏竟是:“已被抹掉。”

朱大怒,立命去捉拿和尚,意欲处以极刑。幸和尚机智,探明罪由后预先做了准备。在天威咫尺的庭审中,他谎称不知寺中有御制诗,只知老和尚留有一诗。朱问:“何诗?”他答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犹有龙光射斗牛。

这顶高帽子戴得太舒心!朱微微一笑,将和尚赦免。以朱元璋当时的情形,其喜怒竟为和尚几句谀辞所左右,则高帽子之弄人,何论其有形无形?

朱元璋家族姓名趣闻

明清时期,用数字做名字的时有所见,但作为一个家族,都用数字做名字的却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族了。

朱元璋五世祖的名字叫朱仲八,所生三子,长子叫六二,次子叫十二。三子叫百六;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有二个儿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朱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有四个儿子,长子叫初一,次子叫初二,三子叫初五,小儿子叫初十;朱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有二个儿子,长子叫五一,次子叫五四,朱五四即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的伯父朱五一有四个儿子,名字依次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元璋也是兄弟四人,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叫朱重八。这些数字人名在《明太祖循制朱民世德碑记》中都有记载,至于朱元璋家族为何都以数字为名,目前还无从知晓。

朱元璋活剥人皮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查办贪官污吏的手段格外严厉,甚至不惜活剥人皮以示惩戒。

朱元璋杀贪官也有一个标准,凡是贪污够六十贯钱的,就可以定为死罪。六十贯钱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目,折合成银子也就是十几两。历代的帝王很少为了这么一点钱而诛杀大臣。但是朱元璋一向主张严刑峻法,用非常残酷的手段去惩罚贪污的官员,以警戒其他的在职官员。那时,衙门左侧都建一座小土地庙,地方上发现了贪官,就在土地庙前把犯罪官员处死,再把皮剥下来,然后用干草塞入皮中,制成人型,摆放在公堂的一侧,以警告下一任的官员。有的官员在公堂上办公,身后就有好几个前任官员的干尸。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所以当时一度没有人敢出来做官。不过朱元璋的态度也强硬的很,才不担心没有人做官,看谁顺眼了,让你做官你就得做,想不做都不行,如果躲起来,就追到你家去杀你,非逼出来做官不可。这种土地庙因为常剥人皮,老百姓都管它叫剥皮场。不过,因为官员都害怕受到这种惩罚,不敢欺压百姓。

朱元璋与公道杯

中国古代有一种酒杯叫九龙杯,设计非常精巧。杯中央立一个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有一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龙颔的高度。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古时人们曾用公道杯对付贪杯者,斟酒如超过高度,则会全部漏光。

洪武皇帝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它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朱元璋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到,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鉴于九龙杯的公道,朱元璋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把握不住事物的“度”,就可能保不住手里的“五分”,最后落得一场空。

朱元璋弈棋与垂钓

朱元璋怡情养性的方法主要是弈棋与垂钓。他常弈棋以寄兴,垂钓而忘忧。在南京莫愁湖公园内有一座明代建筑的“胜棋楼”,便是当年朱元璋与魏国公徐达经常对弈的地方。

垂钓可以陶冶身心,丰富生活内容,它是调节内在平衡的良方,治疗诸多慢性疾病的妙药。从现代科学分析,人们在江、湖、河、海之畔垂钓,空气新鲜,环境幽静,可以吸取大量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垂钓需要松弛、悠闲、平静的心境,要排除杂念,忘却烦恼,专心致志,这与太极拳、气功活动要求放松、入静、意念专一是相同的。

《明史》赞誉朱元璋“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实非虚词。

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这段话可视为毛泽东对明史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

毛泽东也很欣赏唐太宗、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曾写下这样一条批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吴晗指出,应该承认,在朱元璋执政一朝,“是历史上封建政权对贪污进行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因而,吏治也是比较清正的。

朱元璋用严刑重罚,杀了十几万人,杀的人主要是国公、列侯、大将;宰相、部院大臣、诸司官吏,州县胥役;进士、监生、经生、儒生、文人、学者;僧、道;富人、地主等等,总之,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成员,他心目中的敌人。他用流血的手段进行长期的内部清洗工作,贯彻了“以猛治国”的方针,巩固了朱家皇朝的统治。

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

朱元璋安排后事简朴,将自己的陵墓修在了钟山南麓,为孝陵。明孝陵方圆四十五华里,规模宏伟。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朱元璋缓称王:减少风头的压迫

明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在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茔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至元至正二十年(公元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大地,“王”“帝”数不胜数。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道理。所以,他坚定地采纳了“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皇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