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的这首词只有6句,却连用了10种意象 [复制链接]

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现存词作多首,有《东坡乐府》传世。虽然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但是他也有优秀的婉约柔美之作。如《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就写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苏轼就任徐州太守时,去石潭谢雨途中所作的组词《浣溪沙》五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词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仅有的6句词中,却包含了丽日、游鱼、碧溪、绿树、乌鸦、*童、白叟、麋鹿、猿猱、采桑姑10种意象,有声有色,浑然一体。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首句“照日深红暖见鱼”,是苏轼对求雨成功后的情景描写。只见深红色的暖阳映照在潭水中,清晰可见潭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这句词苏轼并没有写出春旱之前的情景,但通过春旱过后的情景,可以联想到之情肯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沉寂。所以词的开篇,苏轼便从侧面烘托了求雨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次句“连溪绿暗晚藏乌”,则接着首句句意而写。往潭水四周看的话,能够看到成荫的连片绿树,以及其中暗藏着的乌鸦。这里的“藏乌”说明肉眼是不可见的,而是通过声音来判断。动静结合,突出了幽静的环境。紧接着一句“*童白叟聚睢盱”,即*色头发的儿童和白色头发的老翁,都露出喜悦兴奋的神态。

词的上片,苏轼不仅对石潭四周景色做了细致的描绘,还以儿童、老翁来代指围观谢雨盛会的人群,以此来表达自然和人对于雨水的感激之情。红、绿、*、白等色彩的和谐搭配,更是让这些意象显得生动了起来。可见苏轼笔墨的灵动,构思的巧妙。

过片两句“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则是通过对麋鹿、猿猱两种意象的刻画,来描写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即麋鹿看到了谢雨的欢闹情景,有点不习惯,而猿猱却奔着这热闹的情景不请自来,显示出极度兴奋的样子。所谓“树深时见鹿”,麋鹿本就喜幽静,所以这里一对比,谢雨的欢闹情景便自然呈现了出来。

最后一句“归家说与采桑姑”,是苏轼虚写了这些观看谢雨盛会的人,回到家中将如此热闹的情形,说给未能亲眼看到的采桑姑。至于他们是如何对家中的采桑姑叙述的,自然能通过苏轼前面的描写,猜测出来。虽然词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了,但谢雨盛会的盛况却早已映入读者的心中。

综观苏轼的这首词,虽然没有直接抒发心中的情意,但通过苏轼对丽日、游鱼、碧溪、绿树等10种意象的刻画,其内心的喜悦之情早已不言而喻。而读者也自然能通过苏轼的所见、所闻,体会到当时谢雨盛会的盛况和观看之人的喜悦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