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贞子滋阴养肾功效绝,如果用这三种方法炮 [复制链接]

1#

女贞子是一味滋阴养肾的中药,同时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也是民间食疗养生的常备客。

中药历来有炮制一说,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够起到增效减*的作用,而女贞子也不例外,目前常用的女贞子的炮制方法就有蒸制、酒制等等不同的炮制方法。这里就为大家稍作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女贞子的功效作用。

一女贞子的功效作用

女贞子为木樨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甘、苦、凉,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作用。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

《本草再新》谓其“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本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女贞子擅长补益肾阴,需要补肾又怕上火的人最合适了。

二女贞子的不同炮制品

从历史上而言,女贞子的炮制品有很多种,比如有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制、盐制、焙制等。但如今以酒制法居多。

关于女贞子的炮制始于宋代。

蒸制法

宋·《疮疡经验全书》载“饭上蒸”,这是最初的单纯蒸制方法。

酒制法

主要有酒蒸、酒浸、酒炒等。明·《神农本草经疏》:“酒浸一日,蒸透晒干”。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酒拌,九蒸九晒”。

明·《本草通玄》:“酒浸,蒸晒”。明·《(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布袋浸蒸去皮,酒浸一宿”。清·《本草述》:“酒浸一宿,蒸熟”。

药汁制

有旱莲草、地*制,黑豆制,白芥、车前制等。

明·《本草蒙筌》载:“黑实遇冬至采收,衣皮将布袋净。酒浸一宿,日曝待干。研末为丸,用旱莲草熬膏合妙;捣碎浸酒,同生地*投罐煮良”。

明·《本草纲目》曰:“女贞实去梗叶,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旱莲草出,多取数石捣汁熬浓,和丸梧子大”

三不同炮制品的成分差异

对于不同炮制品,有实验研究对女贞子生品、酒制女贞子、醋制女贞子和盐制女贞子中的特女贞苷和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研究发现,女贞子生品及3种不同炮制品中特女贞苷含量依次为盐制女贞子(1.%)>女贞子生品(1.%)>酒制女贞子(1.%)>醋制女贞子(0.%)。女贞子生品及3种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含量依次为酒制女贞子(1.%)>盐制女贞子(0.%)>醋制女贞子(0.%)>女贞子生品(0.%)。

其中,齐敦果酸是女贞子发挥保肝、强心、降脂、降血糖、抗炎等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两者成分变化的原因在于特女贞苷随着炖煮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水解成次级苷红景天苷,而齐敦果酸为三萜类脂溶性成分,易溶于酒精,所以酒制后的齐敦果酸含量会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

这两个成分为女贞子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中国药典所规定的的指标性成分,实验研究可以发现,炮制后的女贞子这两者成分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

四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差异

在临床应用上,一般认为,生女贞子长于清肝明目,滋阴润燥。多用于肝热目赤,阴虚肠燥便秘。

酒制后的女贞子经酒制后可缓和其凉滑之性,增强补肝肾作用。多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盐制后的女贞子能够引药入肾,其滋补肾阴之功最强,常常用于肾阴虚损的腰膝酸软、目昏耳鸣等等。

所以,我们在应用女贞子时,在使用前最好也对女贞子进行适当的炮制,按照自己不同的目的来更充分合理的利用女贞子。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