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会教宝宝从1数到10几个小方法,在生活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蛋妈,宝宝的数学启蒙要怎么做呀?”

“我家宝贝2岁多就可以数到了……”

“能不能分享几个学数学的游戏啊?”

我在后台经常会收到宝妈的留言,问我关于数学启蒙的事。所谓启蒙,主要是培养兴趣,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就像建房子一样,打好地基最重要。

而数学启蒙的地基,则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我之前在文章里跟大家聊过,数数只是数学启蒙里很小的一部分,它还包括形状、尺寸、空间、组合、运算等。

在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数学认知方面,给学龄前儿童给出了三个明确的目标:

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在早期的数学启蒙中,如何帮宝宝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打好几何思维的基础。

认识形状,从日常生活开始

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因此,做数学启蒙的第一点,其实是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

认识形状,是宝宝观察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从1岁多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形状的物品,长方形的书本、电视机、快递盒,圆圆的苹果、玻璃杯,椭圆形的鸡蛋、三角形的风筝、西瓜……

我一般看到这些东西,会带着蛋姐去观察——

“海洋球圆圆的,摸上去很光滑。”

“三角形有三条边,风筝是三角形的。”

然后走在路上,也会带着蛋姐一起“寻宝”,“我们来看看,路上有哪些形状?”

这其实是带宝宝认识形状,建立最初对形状的概念,宝妈平时带宝宝也可以这么做。

在宝宝对形状有了基础的认识后,就带着她一起玩游戏了。我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小游戏,既能认识形状,又可以消磨时间。游戏1:形状配对玩法: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然后在纸上描出形状,让宝宝把彩纸摆在相应的位置上,这对宝宝的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有帮助。

玩这个的关键点在于,指出这些形状的具体特征,让她感受不同形状的特点。

游戏2:图形变变变玩法:把不同形状的磁力片放在一起,然后让宝宝发挥创造力,把它们组合拼成不一样的图案。

拼图游戏是一项有趣又放松的亲子游戏,还能让宝宝明白几何的基本概念,原来图形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掌握空间关系,多用语言引导

其实,宝宝对空间关系的理解,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往前爬、向后退、叠高高、扔出去、躲猫猫、到处钻来钻去……这些都是宝宝在体验空间。蛋姐到现在还是这样,很喜欢钻到箱子里,偷偷露出一个头,“妈妈,我在箱子里面。”我们平时在跟宝宝交流的时候,可以多使用方位词,像常见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里边、外边。

这样持续不断地引导,是在帮宝宝建立丰富的空间词汇库,之后她才可以慢慢地输出。

除了语言上的引导,还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做搭建类游戏,去培养她的空间思维能力。

游戏1:纸杯叠叠乐玩法:准备纸杯和小纸片,然后让宝宝把纸杯叠起来,并且要想办法保持平衡,不能让纸杯倒下来。

宝宝玩这个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要控制好手部力度,还要去考虑平衡性的问题,真的还蛮有挑战的。

游戏2:百变磁力片

玩法:准备好磁力片,就可以开始玩了。因为磁力片很百搭,上手操作非常简单,各种创意都可以搭出来。

给大家看看,我和蛋姐一起搭建的小房车~

偷偷说一句,磁力片还挺好玩的,我准备趁蛋姐上学去了,再多玩几次

-写在后面-

坦白来说,做数学启蒙,真的不是让宝宝学会数数和计算。

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玩具游戏,体验和感知数学,激发好奇心。

帮助宝宝建立好基础概念,培养她的思维能力,等到宝宝进入幼儿园、小学,真正开始学习这些知识时,她会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很快便能顺利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了。

大家平时是怎么教宝宝学数学的呢?更多有趣的小方法,欢迎来留言补充哦~

最后,一定记得给我“赞”和“在看”,鼓励一下~也给成长路上的宝宝,鼓劲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