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kstejiao.com/海啸
《红楼梦》中连一处小小细节,也不是平白写来的
说到小说,怕大家多多少少都是看过的,可是提到什么是小说,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了,日常里只是当个耍子消磨时间罢了。
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定义是这样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矛盾的文学体裁。小说与其他的文学形式不同,里面要有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矛盾,一部小说要完成这样的目的,才是一部好的小说。而且不管小说本身是以哪个历史阶段为设定的,它都会指向作者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这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受制于客观存在而决定的。
《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也就是因为它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它看似以宝、黛、钗的恋情婚姻悲剧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却绝对不能看做是一部言情小说,而是真实地反映从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这段时间内的社会世态百相。
与明清其他小说不同的是,作者用了十年之久打造这部不到一百万字的小说,期间大幅增删五次,倾尽了作者毕生的心血,其精细程度使现在网上号称一日更新18万字的注水货所不可同日而语的。都说“红楼无闲笔”,随手拈来的一小段文字,细细追究起来,就是一段亡轶秘史。脂砚斋说,书中之事“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实则是“写儿女之笔墨”无非是为作者唐突朝廷打马虎眼的罢了。故而太祖云:“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之前我们有对《红楼梦》的细节做过探究,今天我们再举一隅,领略《红楼梦》之细致入微。
红楼梦中皇帝派老丈人去,实际中皇帝派自己表兄弟
贾政当学政结束,回家路上遇上了海啸,却是雍正朝的一大失误
第70回写了一件小事,说是三月三探春生日时,突然收到了贾政寄给贾母的请安禀,除了问安之语和询问家务的话外,提到了皇帝要他在“六月中准进京”。这本是喜事,可是唯独宝玉犯了愁,因为贾政当学政这几年,他就没有正经学习,其他的学问什么的,靠他的小聪明可以蒙混过去,可是每日里应该做的写字功课是不能少的。到时候贾政要查看,宝玉却拿不出来,依着贾政的脾气,岂不要把宝玉打个臭死?宝玉之前是领教过的,纵然探春、宝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都要助他字帖,他也不敢懈怠,慌得要用起功来。
就在这个功劲儿,发生了一件事:“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塌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
哈哈!老爹一时半会儿不会来啦,去他奶奶的功课吧。宝玉得了这个消息后,立时不再温书、写字了,照旧四处游荡,就是玩儿!
这里我们看到了宝玉对学习的厌恶,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也看到了宝钗、黛玉这些姐妹对他的宠溺和情谊。可是很少有人去注意“近海一带海啸,又遭塌了几处生民”这句话,以为是作者随意找个理由,让贾政晚些回来罢了,其实却并非如此。作者是借此提及雍正二年七月在海宁地区发生的大海啸!
钱塘江大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年份对应的情况。
中国明清两代发生的海啸,都是有记录在册的,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人员伤亡状况都有详细记录。康雍乾三朝发生过这样几次大海啸。
1、康熙三十五年松江府海啸
清初上海人姚廷遴的《历年记》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大风暴雨如注,时方值亢旱,顷刻沟渠皆溢,欢呼载道。二更余,忽海啸,飓风复大作,潮挟风威,声势汹涌,冲入沿海一带地方几数百里。宝山纵亘六里,横亘十八里,水面高于城丈许;嘉定、崇明及吴淞、川沙、柘林八、九团等处,漂没千丈,灶户一万八千户,淹死者共十万余人。黑夜惊涛猝至,居人不复相顾,奔窜无路,至天明水退,而积尸如山,惨不忍言。”
2、雍正二年七月海宁海啸
海宁等一带土堤全垮,海水倒灌,淹死近五万人。
3、雍正十三年浙江海啸钱塘江海塘全线崩溃
“仁和、海宁、海盐三县石、草、土塘共塌一万二千二百九十七丈,”只有朱轼于康熙五十八年用“水柜法”所建的五百丈石塘屹立不倒。
我们看第71回中,贾政就回来了,“诸事完毕”之后,皇帝赐假一月,在家歇息。正好赶上了贾母要在八月初三办八旬之庆。我们在《贾母太精了!过大寿时对喜鸾和四姐儿格外照顾,其实想PUA她们》一文中分析过,其实贾母的生日并非在八月初三,今年也不到八十岁,她之所以赶到这个档口过生日,是因为雍正皇帝的亲生母亲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国丧已经过了。第二年就有雍正朝第一次选秀,贾母要趁机拉拢一下都中的权贵,宣传一下自己家的姑娘们,并且验看验看自己族中有没有好的人选,趁机拉近关系。也就是说这一年是雍正四年的八月初三。那么在此之前的海啸就只有雍正二年七月的这一次了。
贾家收到贾政书信的日子是暮春时节,之后还有贾家小姐妹放风筝的情节。我们知道中国沿海没有太大的地震带,东南沿海引起海啸的原因一般是风暴海啸,也就是气候性的,一般发生在六七月间。
《升庵全集》:“飓音贝,凡海潮溢,皆此风为之,每一、二岁或三、四岁一作,必在秋初,过白露,虽作不甚猛矣”。
比较近的日本地震带活动所引发的海啸,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比较小。例如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初四。日本南海发生里氏8.4级地震,自伊豆半岛至九州太平洋沿岸,,包括大波湾、播摩、伊予、防长、八丈岛等地均遭海啸袭击,仅土佐一处就漂没房屋栋,,溺毙人,失踪人,,破损、漂失船舶,,最大浪高25.7m,但是在中国只是引起了浙江吴兴县双林地震水涌,乌青镇河水暴涨,海盐县水沸,安徽巢县无风河塘忽然水起大浪而已,并没有引发自然灾害,相邻的松江府都没有海水异样的记录。
地震海啸更猛
那么贾政所遇到的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可能性很小,他在暮春时因为此时而耽搁,并非是处理因为海啸所直接引发的问题,而是去处理去年夏天发生海啸,导致的海塘重建问题,以及春季青黄不接之时导致的受灾群众的赈济问题。
也就是说贾政如他信中所说,处理政务到当年冬底,那么给贾母办的八十大寿就应该是第二的八月初三。他处理的问题是头一年海啸遗留下来,那么这次海啸刚刚就是雍正二年七月发生的那次海宁海啸。
雍正皇帝
贾政遇到的海啸,包含着雍正皇帝的无奈和遗憾
东南沿海遭受风暴海啸的事,自古就有了。晋元兴三年,海啸,“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唐大历元年、十年两次海啸,“沉船千艘”;元至顺元年,海啸,“漂没河间运司盐二万六千七百余引”;明洪武二十三年,海啸,“溺死吕泗等场盐丁三万余口”;明万历三年,海啸,海盐县,“塘则尽崩”;明成化八年),海啸,“咸潮所经,禾稼并槁”;明正德元年,海啸,“禾稼淹没,地变为咸卤”;明崇祯元年,“杭、嘉、绍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
曹家在姑苏、扬州监修过海塘,也是捞了不少油水
康熙三十五年更是发生大海啸,导致沿海一带“盐场尽没”“灶户一万八千户,淹死者共十万余人。”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康熙皇帝决心修建海塘。这段历史在《红楼梦》第16回也有反映,贾琏从父亲贾赦处得到了元春要省亲的事,一家子可有了藏掖的机会,贾琏、王熙凤和乳母赵嬷嬷一边吃一边谈论,赵嬷嬷就说:“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得。”
元朝、明朝两代也修筑海塘,可是提基尽是浮沙,海啸来了根本就不济事。康熙时任用朱轼为浙江巡抚,监理海塘的修建。朱轼经过实地考察,并且反复实践,认为只有使用“水柜法”,才能确保海塘能在海啸来临之时,起到抵挡的作用。当然水柜法需要用松树、杉树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水柜,内塞碎石,横贴堤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附提别筑坦坡,高度大约为提身的一半,仍然用木柜为主干,外面砌巨石二三层,用来保护提脚。这样建造费用就大大增加,每丈海塘的修建成本竟然高达两白银,要是在繁荣之年或可完成修建,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是康熙末年了,皇帝自己年老倦政,以至于国库空虚,又有九王夺嫡之内忧,雍亲王追缴国库之事都半途而废了,哪有余钱全面修海塘呢?
所以,康熙五十九年,朱轼只在海宁老盐仓处修了丈新式鱼鳞石塘,就没有余钱再修了。
年羹尧
雍正皇帝登基之时,不但要面对国库空虚的问题,还要应对八爷党的拆台,应对年羹尧的嚣张跋扈。而且在之后的日子中,朝廷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停,先是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反叛,接着是噶尔丹策零反叛,到雍正十年才稍微太平一点,根本没有余力处理修建海塘之事。
雍正二年七月,台风和大潮同时在钱塘江口南北一带出现,形成一次特大潮灾。除朱轼在老盐仓所建的新鱼鳞石塘外,杭州湾南北绝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严重的破坏,淹死人口近5万人。这就是贾政遇到的那一次。
雍正二年九月、十月,浙江巡抚石文倬、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分别奏请将所有旧筑土塘改筑石塘,雍正皇帝哪里有钱给他修海塘?只能暂时驳回,网上有人说雍正皇帝不关心民生,实在是误会他了。那个时候真是没有钱,不但国库空虚,还要在西北用兵,拆借不开了,没有办法,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雍正回复:石塘可缓,况目下方有旨停捐,不便复行。且许多有石塘处亦未见获利,盖海水之力非堤力可胜。若势缓可御,土堤亦可防护;如势大勇猛,即石堤亦不能捍御也。急急修理土堤为是。
但是他心里是惦记着的,雍正十年西北用兵一松快了,雍正皇帝就派了内大臣海望赴海宁总理海塘事务。是什么人?是雍正亲妈妈乌雅氏的侄子,也就是雍正皇帝自己的表兄弟亲自去修海塘,这是不是重视?
朱轼塑像
修新鱼鳞石塘的朱轼是雍正皇帝亲自为乾隆皇帝选的老师,两个人整天打交道的,君臣二人岂能不谈论海塘的事?皇帝心里门清儿。日后乾隆皇帝修海塘就是用朱轼的鱼鳞石塘做样塘来修建的。
海望到任之后,主张按照朱轼的样式修石坝,但是遭到浙江督抚程元章的阻挠。无奈之下,海望只得请求皇帝派人支援,最好委派满人官员支持,最后皇帝委派了浙江将军阿里衮、副都统隆升并江苏布政使鄂尔泰一并协助海望监修海塘。
只能说,鄂尔泰太会当官了
这样有四个满大臣对一个汉大臣,程元章就顶不住了,败下阵来。可是里面掺和了一个鄂尔泰,他的四儿子鄂宁还娶了海望之女,两个人是儿女亲家,他却支持了隆升,排挤了海望。隆升反而成为修理海塘的总理大臣,但是他是一任武官,不懂海塘的修建,海塘修建就一直处于停滞之中。
《清史稿》:十二年,因堵尖山水口、开中小亹引河久未施工,责浙督程元章等督办不力,命杭州副都统隆升总理,御史偏武佐之。
可是灾难不等人,雍正十三年六月又发生大风潮,将之前所修土塘、石塘一下摧毁。
钱塘江古海塘
雍正十三年是雍正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年,对于海塘修建之事没有能够及时有力地采取措施,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雍正皇帝深感内疚,留下遗命,令儿子乾隆皇帝务必完成石塘的修建:
“修建鱼鳞大石塘,乃一劳永逸之计,不可因塘外沙涨停止修筑,纵使沙涨数十百里,民人居处耕种,亦不可恃,必须大工完竣方可垂之。”
乾隆皇帝继位之后,非常重视海塘的修建,认为“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顷五十年心血,将江南、浙西、浙东海塘原有的土塘、柴唐一律换成坚固的鱼鳞大石塘。乾隆六次南巡,常为人诟病,说他游山玩水,不务正业,有谁知他有四次是亲临海塘,阅视塘工,实地指授筑塘方略。石塘建成后,从根本上保护海宁乃至整个杭嘉湖地区的安全,历史上记载海啸潮灾大大减少。凭这个功事,对乾隆皇帝,实在是笑话不得的。
海啸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