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代工是手机厂商惟一出路61439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代工是厂商惟一出路?


在 2014年全球出货量达18.9亿部,中国共计生产16亿部,占全球产量的85%,全球出货量十强企业,七成是中国厂商。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不少老牌厂商面临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困境,代工便成了战略调整的尝试之一。


中国论文


早在2013年,就已有报道称自有生产线的厂商为了不停工,低价甚至零利润承接代工单。今年年初关于国内中小型代工厂面临洗牌的系列报道,更是让人对代工一词不寒而栗。事实上,将自身的多余产能释放给其它厂商,并不是一件坏事。


代工厂增多改变行业“饥饿营销”


全球最大的独立代工厂非富士康莫属,除此之外,比亚迪、和硕、英华达以及分布在东莞、深圳等地的大批中小型代工厂也都给全球的电子产品提供代工服务。由于供应链和生产成本的限制,苹果、三星、诺基亚等以OEM的形式委托代工厂生产,生产能力强大的HTC、华为等也开始将部分产品外包生产,再加上国内一大批只有品牌没有太多研发能力的企业,也需要大批代工厂的产能。毫不夸张的说,代工厂的高度发达带动了国产行业的发展,小米、乐视等互联品牌的崛起以及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代工厂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即便是以规模取胜的富士康,也并未从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中获取更多的红利。2014年12月开始,从上游触摸屏到整机代工的多家代工企业停产倒闭,根本原因还是代工利润的微薄和国内销量的下滑。


在价格战越来越没有实际效果的同时,国内厂商们开始以工艺和设计来制造噱头,代工厂也就成了产品质量的背书。作为苹果的御用代工厂,富士康自然受到了国内品牌的青睐,但是由于苹果占据了富士康近半的订单量,直接导致了在其他品牌产线分配不足,进而导致良品率低、产能受限。这也导致那些以富士康代工为荣的企业,在中低端产品上也只能采用中小型代工厂生产的来保障出货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厂商对于代工厂来说可能还会形成某种依赖。


转身代工厂只为不停工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就有大批国产厂商开始疯狂建设自有生产线,动辄投入上千万甚至过亿。根据测算,如果要建一个月产能100万台的生产工厂,首先需要4~5条SMT贴片机,另外还需要12条相应的组装线,一年下来投资加人工轻轻松松超过亿元。而国产品牌要想起量必须有自己的生产工厂,才能在接到订单后迅速投入生产,而不必受制于代工厂。


但是,一旦生产线建立起来,却没有足够的订单,月产能达百万台的工厂生存则变得艰难,如果一条生产线停产一个月,仅人工费就要亏损上百万元人民币。如果停产太久,重新招聘工人又得花时间进行培训,因此很多工厂就只有通过低价拿到订单来保证工人能正常开工。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行业惯例,一旦代工厂拿到订单,委托代工的厂商一般会先预付30%的订单费用,有了这笔费用,代工厂可以先掏钱从配件厂商那里进行采购,一些配件厂商只要拿到很小比例的预付款就会把配件先供应给代工厂,而很多时候,代工厂即使拿到全部代工费用,还会拖欠配件商的采购费。一边是通过订单拿到委托代工的预付款,一边是拖欠配件供应商的采购费,代工厂就是这样来维持工厂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产能盈余转移习以为常


从经营角度来看,当现有产能有所盈余的时候,将这一产能开放给其它厂商使用,其实并不是一个有问题的方式。要知道当年亚马逊的云服务之所以兴起,也是因为自身花费巨资建设的计算和存储设备有盈余从而开放给其它有需求的公司,而这样的模式在互联行业早已屡见不鲜。


从“步步高”系走出的一加,两代产品都选择了由老东家代工,丁磊的易曾经想找酷派代工做,谷歌的Nexus新机找了华为为其代工,如今也爆出了中兴代工Yota Phone的消息。而在国外,虽然三星和苹果在市场形如死敌,但是苹果的处理器基本上都是由三星代为生产,连苹果Apple Watch也有部分部件是三星生产。


后记


必须要承认的是,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简简单单地去用一两篇文章来概括。而从国产的发展现状来看,如果说国内厂商真将迎来一场寒冬,在产能盈余的情况下选择代工不失为一种选择,一是可以避免培养出的员工出现大面积流失,保障人才投入;二是可以缓解公司遭遇的现金流寒冬,三是通过与其它公司合作,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保持先进,从而保证对技术的敏锐度。


TIPS:


提供电子产品代工服务的厂家,叫EMS,Electric manufacturing service;提供电子产品代工服务的厂家,叫EMS,Electric manufacturing service;提供电子产品代工服务的厂家,叫EMS,Electric manufacturing service;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请不要再乱用OEM这个词。苹果是OEM,华为也是OEM,而富士康是EM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