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年律师进阶第二关业务怎么做精专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作者

智合编辑部吴梦奇

来源

智合

获得案源或许是许多青年律师遇到的第一道坎(相关阅读:《青年律师进阶第一关:陷入案源困境怎么办?》),在不必过多为案源发愁之后,如何做得更精专,或许又会令不少青年律师辗转难眠。

对青年律师而言,专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做了几年非诉,看行业趋势,想转做诉讼,需要注意什么?

“万金油”律师“去油”,难吗?

小城市、非规模所的青年律师,案源都发愁,有必要“专业化”吗?

如果你也好奇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往下看。

“变道”很难,

但选对路线会让你走得更远

何为

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TMT行业发展迅猛,往往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唯有寸寸深耕,才能习得快速看透本质的能力。

晚上10点,地铁上仍人满为患:头上,是摇晃的扶手,打起精神掏出手机,双指放大屏幕,继续一行行啃文娱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这段日子,即便在数年后的今天,何为仍觉得记忆犹新。

那是年,何为刚进浩天信和TMT团队不久。一次,她跟随合伙人参加某文娱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代表投资方对目标公司开展尽调。投资方高度认可其所在团队将专业能力与行业背景相结合的优势,但负责记录的何为发现,自己却因为访谈涉及大量行业术语和行业背景,而难以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TMT行业的法律服务要求律师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但刚参加工作时,我对娱乐传媒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4年本科,2年研究生,最后却连一份访谈记录都做不好。”对当时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个打击。

从读书时代一心向着国际法,到真正走入律所后改入TMT行业,何为的专业化之路,经历了先求诸于己,后求诸于人的过程。

法律工作没有捷径,只能靠积累。开始时,在合伙人的建议下,何为整理出TMT行业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一份一份地读。白天工作忙,下班往往是晚上10点后——地铁成了她的第二个工位。一天工作下来,又累又困,她需要克服打开微博豆瓣的诱惑。起初读得特别慢,坚持一段时间后,她欣喜地发现,招股书越读越薄。

但是,通过招股书构建的行业认知是宽泛而基础的。在瞬息万变的TMT行业,如何拨开变化的迷雾,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探寻创新业务的法律本质,是TMT律师的硬本领。跨过行业基本认识的门槛后,何为在专业化路上又面临全新的挑战。

“俗话说,花一分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与花几年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不同的。这句话对法律工作者同样适用。”当面对法律滞后性与业态多元性的碰撞时,何为时常想起TMT团队的领头人俞蓉律师对她的教导。求诸于能够快速看透行业本质的前辈,成为她的不二选择。

浩天信和TMT团队汇集了诸多既懂行业又精通相关法律的复合型律师。得益于团队平等共进的氛围,一方面,何为把握每个项目的机会,实现从模仿、提问到独立思考的进阶;另一方面,在每个项目结束后,何为都会与合作律师复盘,看到差距,反思不足。

“有时候会忘记,客户其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除求助于团队,与客户积极沟通是何为的另一锦囊。年轻律师独立面对客户时难免退缩,但实际上,能够向客户正确提问,通过与客户的深入交流,了解行业逻辑,识别商业模式的核心,能够有效协助律师实现法律知识与实践的快速融合。

转型很难,但依赖于律所、团队及客户的帮助以及自己“多读、多写、多问、多思考”的坚持,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她已成为浩天信和TMT团队的合伙人,专注于在娱乐传媒、互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领域提供法律服务。

在何为看来,在法律法规越发完善、客户对律师要求越发综合的当下,专业化能够避免青年律师分散精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领域的“护城河”:“当你逐渐在某一领域积累起经验后,不仅工作效率会大幅提升,有更多时间研究行业前沿法律问题,还能从客户不断提升的满意度中获得成就感,这些正向反馈会进一步加深你在这一领域的工作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但前提是,即使知道很难,你也愿意坚持,和时间做朋友。”她说。

与其“为专业化而专业化”,

不如顺势而为

邱梦赟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专业化并不是一次突然的变轨或转向,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的调整过程。

邱梦赟至今还记得朱林海律师说过的那句话:“如果只是硬给自己选个专业方向,那无非就是给自己套个堂而皇之的帽子,那有意义吗?”

她很庆幸自己能遇到朱林海这样一位视野宽广、高瞻远瞩、经验丰富的“导师”,很早就让她意识到了专业化的一大重点——顺势而为。

本科在华*国际经济法学院合作班,也曾在此期间赴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做过交流生,基于这段经历,邱梦赟很早就将“涉外”定为自己的未来方向,但加入锦天城却是个巧合。

那是年,邱梦赟还在考虑去境外读硕士时,恰逢锦天城朱林海律师团队高级合伙人鲍方舟律师来华*松江校区招实习生,她在实习中发现团队里的涉外方向和她的规划不谋而合:她自己也有意愿且不断往涉外方向努力。

进所之后,依托锦天城这样一个大平台,邱梦赟在业务上得到了很多的帮助——到年,在团队支持下,她参与了众多的涉外非诉项目,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专业优势。

但执业中的转折点出现了。年邱梦赟申请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硕士,就读期间考取了纽约州律师执照,此后又在一家美国律所交流,接触了不少跨境争议解决案。

年,邱梦赟回到了锦天城。朱林海律师建议她重心转向跨境争议:“目前中国律师将在跨境争议解决领域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你可以尝试。”

这个建议,是基于朱林海律师对市场环境的长期观察与判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更与发展,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涉及各个司法领域的跨境争议,例如出口管制、跨境及涉外仲裁、跨境破产等。而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也是邱梦赟心中的执业梦想。

“在我看来,专业化并不像‘跨越*河’那样,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更应该在某一专业领域下寻找细分领域并重点突破。跨境争议解决与我此前从事的涉外非诉同属涉外项下,调整起来也更切实可行。”邱梦赟说。

她曾参与过锦天城诉讼团队代理的一起“特殊”的涉外仲裁案:“境外征收”、“国外稀缺战略能源储备”、“多国博弈”、“海外投资债权保险”等。该案无论意义程度还是复杂程度均值得一提,也因此被代理团队牵头人、锦天城高级合伙人郭锐律师视作“执业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一起案子”,并认为“邱梦赟在本案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今,多次尝试和分析后,邱梦赟逐渐将业务方向聚焦在跨境争议方向。

在频繁变动的国际局势下,方向可能会改变,但邱梦赟认为:“在上海律师的国际化发展大背景下,在大的律所团队执业平台上,团队领导人对于每个青年律师量身定制的执业规划,会一直指引与帮助青年律师。”

“找不到星空时,就专注于大地”

张荣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脚踏实地积累专业法律知识、技能,从泛泛了解直到精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走向专业律师的唯一正解。

年,张荣通过了司法考试,次年,她通过面试顺利进入观韬中茂,被分在房地产业务线。

但她真正确定要在房地产领域深耕,其实基于两个契机。

进所没多久,主管负责合伙人召集团队中所有律师进行了一次长谈,拿自己做例子,认认真真逐个为他们答疑解惑,希望他们明确自己的业务方向,把每单业务做精做专,并最终在各自领域内做到专家。

合伙人恳切的态度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张荣很大的触动:“可能不同人有不同想法,但在那之后,我的思路发生了改变,真正开始思考自己应不应该在房地产领域继续发展下去。”

另一个契机,则是她到观韬后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为某养老地产项目出具一份法律意见书。

在前一家所,张荣没有确定自己的业务领域,更多是分配了项目就尽力去做好,不挑不拣,代价则是积累了广度,缺少深度。

也因此,对接到这份任务的她来说,养老地产是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操作流程什么样,不知道;重要法律风险和难点有哪些,不知道。总之,毫无头绪。

Deadline又紧,张荣十分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按时“交作业”。

怎么办?靠笨办法。此前的律所工作经历虽没让张荣完成专业化,但却帮她养成了一个好观念——认真对待自己经办的每一单法律业务:没有实操经验,她就一条条查阅筛选流程指南;不熟悉各流程风险点,就找出类似案件,借别人的成功经验开路。

等张荣补上最后一个句号,将意见书发送给合伙人时,偌大的办公室里,除了她之外已没有第二个人。

“虽然过程很困难,但最终完成后如释重负,又豁然开朗——只要认真,就能够把每件事情做好。”她说。

那份法律意见书,合伙人几乎没做修改,便发给了客户。

自此,张荣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在了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收并购、房地产销售租赁、区域开发、征收搬迁、物业管理运营等细分领域,一步步树立了“房地产领域资深律师”的标签。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随着业务逐渐做专、标签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形象也越来越广为人知,能获得更多承办、开发业务的机会,另一方面,更大的律所业务池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承办更多重要项目的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实力与形象。

回顾这段历程,已是合伙人的张荣仍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困惑:“专业化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拿我自己举例,当初即便进了房地产团队,也不能肯定自己的未来是不是在这里。”

但如今以“过来人”的视角去看,她发现这种困惑只是专业化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并不值得焦虑:不同青年律师面临的专业化选择因人而异,可能目标明确,刚进所就选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可能在数年业务积累后,才逐渐摸索到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但只要认同自己从事的领域,不急不躁,顺应潮流,最终总会试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放平心态,脚踏实地,未来就永远值得期待。”她说。

专业化,

可以是挑战,也可以是钥匙

张立琼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在当下这个市场上,你的专业差异化程度越明显,就越可能被选择,定价能力也就越高——对大所律师,对小所律师,都是如此。

张立琼经历过不止一次“专业化”。

这和他眼中“专业律师”的概念有关。市场对专业律师的判断一般是专注于某个专业或行业的律师,或者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律师:横向根据专业领域或行业划分,比如金融律师、公司律师、证券律师、婚姻家事等;纵向则根据律师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划分,比如强程序性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等。

但在从大型企业法务转型律师的张立琼眼中,在某个专业领域或业态中,技术操作能力突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专业律师——法务实践中,客户而对于专业律师的价值判断是以“你能做但别人做不了”,“大家都能做但你做得更好”,或者“大家都能做但你成本低”这三种衡量尺度来做选择判断。

“从某种意义上讲,找准专业化定位,就是确定发展方向、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的那把钥匙。”他说。

执业之初,张立琼便进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律所从事争议解决业务。主任认为张立琼很适合以资方律师的形象从事劳动争议解决或劳资谈判等,因而引导他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劳动法律业务。

“有非常优质客户群体及相当规模的案件数量,对于律师的成长发展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从工作过程和结果来看,也令人满意。但工作过程中,我越发发现对劳动争议这个领域兴趣并不强烈——如果从事律师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收入和生活,那遵照所里安排是很理想的专业选项,但想要成就专业,兴趣和认同不可或缺。”张立琼说。

当时的律所管理层也注意到了专业兴趣和能力释放的关系问题,由于张立琼感兴趣的股权争议解决尚属于相对前沿的专业领域,他被安排从事泛民商争议解决业务。“那时候股权争议解决或公司治理纠纷,市场容量有限。当时是从事了大量传统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律师业务,比如房地产、建设工程、服务贸易等一些民商案件。但如果有涉及公司法案件是选择由我来操作的,司法实践对专业发展最为重要,格物致知方能知行合一。”他回忆道。

从当时从事泛商事案件的诉讼过程结果来看,张立琼给客户争取到了不少意料之外的积极结果,这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律所组织的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讨论,他也常常能提出令人独树一帜的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并最终通过实操落地实现胜诉。张立琼承办的复杂商事争议越来越多,由于很多疑难复杂案件是以公司纠纷或股东争议表现出来,他在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标签也就随之清晰起来。

进入京都时,京都管理层正在进行更为科学系统的业务划分与专业分工,张立琼律师在疑难复杂商事争议解决、尤其在公司股权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进入京都律所后,业务开展和工作节奏几乎是无缝衔接。京都律师平台带来的业务机会和资源更加丰富,张立琼的专业工作更加忙碌,白天出庭或者是工作协调会,深夜撰写文件;赶凌晨四五点钟的航班,或凌晨一两点航班落地北京是常态。

“京都律师所,田文昌律师创建的京都律师在业界的专业形象非常鲜明,学术水平和法学造诣高,专业技能强,还有京都律师为追求司法正义奋不顾身的形象,让我对专业律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张立琼说。

目前,张立琼专注于公司法领域复杂疑难的商事争议解决,在中国最高法院承办过30件以上的二审或再审案件,出庭40余次,在多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也承办过很多亿元以上的大标的商事案件,仅近年来承办的获中国裁判文书网登载的四级法院案件就达百余件。

在规模日渐壮大、细分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个人想要将越发庞杂的法律问题库研究透,掌握所有的律师操作技能,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专业化,已是潮流方向。

“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专业化一定是大势所趋。”张立琼说,“规模较大的律所需要专业分工,必然选择专业化;规模不大的律所需要足够业务量支撑,就得寻求差异化服务,而差异化选择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专业化,既能提升专业形象,也能降低成本。”

这也是张立琼从十余年执业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不同市场环境下,青年律师可以横向选择做某一领域的专业律师,也可以纵向选择做操作技能型或市场客户维护律师,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找到方向和兴趣,准确定位自己。”

“如此一来,日复一日,保持专注,持续精进,总会成为专家。”他说。

结语

所有律师都会面临案源问题,这点,每个跳进法律这个圈的年轻人都很清楚。

但并不是每个年轻法律人都会意识到,自己迟早得面对专业化这重关卡。

律师之路漫漫而不易,直面问题,早做打算,一定比“临时抱佛脚”来的更加有效。

如果你已决意向前,那就带上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未来的岁月里,这会是你遭遇“荆棘”时,最趁手的武器。

责编/李俊辰Richard编辑/胡云斐Willa

分类/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