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牙齿松动,可能是肾出现问题了,中医这样教 [复制链接]

1#

牙齿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全身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牙齿干燥,甚至齿如枯骨者,多为肾阴枯竭,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残缺,齿根外露者,多见于肾虚者或老人;入睡中咬牙啮齿者,多因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等等。

中医典籍《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中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也明确地说:"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古语云:"百物养生,莫先固齿。"人的天生禀赋不同,牙齿亦然。

因为与先天之精——肾的充足与否密切相关,故先天不足者,即使很注重口腔卫生,患龋齿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而当这些人年老时,肾精衰弱,牙齿也更易早早脱落。所以中医认为养肾精是护齿所必需的。

先天禀赋充足,后天又加以养肾精,则齿白而固,不易脱落和生牙病。

中药里归肾经的一些药物,如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鹿茸、补骨脂、菟丝子、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续断等;有滋阴补肾作用的枸杞、石斛、*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等,都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质、舌苔变化及脉象,随症应用之。还有一些食物也具有补益肾精作用,如黑芝麻、桑葚、瘦猪肉、山药、花生等等。

在日常三餐的每一次咀嚼运动中,我们就可以养护肾精,保护牙齿。

肾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反过来又可滋养肾中精气,有"玉浆"之称。

在牙齿咀嚼食物的同时,口中也分泌唾液。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使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与唾液充分混合并吸收。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脾与肾为先天后天之关系。先天之肾可得到后天之脾的充养,故脾健可使肾精得养。因健康的牙齿有助于脾之运化,这就使牙齿健康也可促肾精之养。

三餐饭后,上下叩齿36次,亦能固肾健脾,帮助消化。

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击,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叩齿运动的方法为:口轻闭,前后牙齿上下各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也是固齿的方法。

牙齿就像反映人体肾脏的一面镜子。拥有健康的牙齿,可以展现出我们旺盛的精力。

可以说,现在牙齿有问题的人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还是需要及时咨询中医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