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需长期借助西药降糖药控制血糖。
目前国际上统一认为西药仍然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但其存在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如最常见的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服用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等,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以防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西药可以控制血糖,但是除了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常常兼具口渴、乏力多汗、双下肢麻木疼痛、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
常见的降糖中成药
研究证明[1]中成药症状改善确切,辅助降糖作用持久,可综合调理体质,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以下表格为常见降糖中成药[2]。
表常见的降糖中成药
药名
主要成分
注意事项
气阴两虚型
舌脉:舌淡红,苔花剥,少津,脉细弱。
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痩、多饮多尿、四肢无力,乏力自汗等。
消渴丸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
格列本脲
本品含有格列本脲,需谨遵医嘱,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量。
偶见药疹、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参芪降糖颗粒/
参芪降糖胶囊
人参(茎叶)皂甙、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有实热证者禁用。
糖尿乐片
/糖尿乐胶囊
天花粉、红参、山药、黄芪、地黄、枸杞、知母、山茱萸、葛根、五味子、天冬、茯苓、炒鸡内金
注意定期复查血糖。
气阴两虚,肾气不足型
舌脉:舌淡,体胖大,舌尖红,苔腻,脉沉细。
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烦热失眠等。
参花消渴茶
菟丝子、地骨皮、人参、芦根、天花粉、玉竹、知母、黄芪、红花、葛根、石膏、桔梗、绿茶
脾虚泄泻及妇女经期慎用,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
舌脉:舌暗红,舌苔有瘀点,脉弦细或沉涩。
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易饥、倦怠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晦暗、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头晕耳鸣,视物模糊,以及出现泡沫尿等。
补肾明目丸
熟地黄、当归、女贞子、柴胡、墨旱莲等
孕妇慎用,湿热证者不宜服用。
通脉降糖胶囊
太子参、丹参、黄连、黄芪、绞股蓝、山药、苍术、玄参、水蛭、冬葵果、葛根
孕妇禁用;有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倾向者慎用。
糖脉康颗粒
黄芪、地黄、赤芍、丹参、牛膝、麦冬、葛根、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
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气虚内热型
舌脉:舌红少津,或舌淡,边有齿痕,脉细或细数。
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易饥多食、多尿、气短乏力。
金芪降糖颗粒
黄连、黄芪、金银花
属阴阳两虚消渴者禁用。
阴虚火旺型
舌脉: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
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形体消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
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孕妇慎用;虚寒性证者不宜使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玉泉丸
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定期复查血糖;孕妇禁用。
注: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以上中成药。
降糖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
不能完全停止西药降糖药。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出现糖尿病酮症,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需要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待病情稳定,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
2
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中成药降糖的同时,不能放松自我生活管理,需要忌烟酒及高糖饮食。
在首次使用中成药时应咨询医生,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成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
降糖类中成药不能长期服用。
建议初次服用中成药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一周停一天,或者连服一个月后停一周。
定期监测血糖,医院复查,如果症状缓解明显,可遵医嘱停用。
4
注意对症治疗。
本表中包含的中成药多适合气阴两虚型及阴虚燥热型,少量兼顾血瘀型。
但是实际生活中也见湿热型,表现为口干口黏、大便不爽、小便发黄、脘腹胀满、头面部油脂分泌旺盛、舌苔黄腻等,因此选择中成药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
[1]胡佳卉,钱会南,白雪芳,黄兆涵,杨凤.五种中成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J/OL].中医杂志:1-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