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现十堰之美系列千年梭罗树见证秦巴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https://m.39.net/pf/a_6985659.html

梭罗树干直径超过3米,6个人都不能完全合抱。

在我市,以山脉、河流、湖泊命名的地名司空见惯,而以一棵树命名的地名极其罕见。在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有一个叫“梭罗树”的地方,就是因当地有一棵千年梭罗树而得名。梭罗古树下,一条曾经连接重庆巫溪、竹溪、房县、十堰的古盐道,见证着这处交通要道昔日的繁华。

梭罗古树“肚子”能容6人

“我们这里有一棵梭罗树,非常值得一看。”“具体在哪个地方,我们去看看。”“那个地方就叫梭罗树。”这是今年夏天,记者在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采访期间,和柳林乡副乡长冉景源的一段对话。究竟是怎样的一棵树,竟然成为一个地方的地名?记者顿时来了兴趣。

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一块群山包围之中、当地人称之为“坪”的平地出现在记者眼前。种植着烟叶、药材的开阔平地中,零零散散地坐落着几座干打垒土屋,充满原始风情。平地尽头的一间土屋右侧,一棵通直圆满、枝叶茂盛的大树把土屋遮蔽得严严实实。

梭罗树紧挨地面的部分,直径超过3米,6个人都不能完全合抱。距地面50厘米以上的树干已经中空,里面摆放着抽屉等杂物。记者与两名同事进入树洞,发现里面还能容纳3人,足见其面积之大。

从树洞出来,近前抬头端详,这棵梭罗古树长势旺盛。其树叶脉络清晰可见,比手掌略大,七片叶子像手指般伸开。

当地干部介绍,该村还有一棵林业部门挂牌显示树龄超过年的古树,最大直径还不到这棵梭罗树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这棵梭罗树的树龄在千年以上。”

看到记者一行人出现在树下,住在平地另一头一间土屋的老人罗普柏,颤颤巍巍地从屋檐下拿出一捧往年的梭罗果。果子比乒乓球略小,黄褐色中包围着一圈白色,十分少见。“梭罗果加工后具有抗炎、消肿功效。俗话说,栽上梭罗树,子孙后代富。以前,这棵梭罗树每年结两三百斤果实,可值钱了。”

距地面50厘米以上的树干已经中空。

树下的古盐道曾经行人络绎不绝

“这棵树下的道路可不一般,往南翻过山就是竹溪十八里长峡,再往西就到了重庆巫溪大宁厂;往东北方向,可通往房县、十堰。”今年85岁的罗普柏说起往事,双眼顿时有了神采。

墨池村的很多村民,祖上都是从四川、重庆一带迁徙而来,他们至今保留着一口浓郁的川渝口音,罗普柏也不例外。解放前,为了逃避抓壮丁,父亲带着他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从重庆巫溪一个叫阳雀坝的地方翻山越岭来到梭罗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几岁起,为了一家人吃盐,罗普柏当起“盐背子”。当年,他离开梭罗树下的家,翻山进入竹溪境内的栗树坪,经过张公桥、倒座屋、小湾子沟、黄石皮等地,到达大宁厂,再背上约一百斤重的盐回到家,每趟来回得6天时间。

他说,背盐人的生活极其艰苦。每次出发都要带着玉米面,晚上在路边人家住宿,借用主人家的锅灶做饭。路上要与其他“盐背子”结伴而行,如果不幸遇上半路杀出的土匪,不仅盐、钱尽失,连身上的衣服都要被掠去。

对罗普柏来说,每次返回时看到梭罗树,就等于到了家。“这棵梭罗树的神奇之处是树荫覆盖的地方,找不到蚊蝇、蚂蚁。它不仅是村民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也是南来北往的背盐人歇脚的地方。”

“每次背盐回来,都庆幸没有出事,也很有成就感。家里六口人,背一次盐能吃一年多。”罗普柏回忆,年后,他还做了三四年“盐背子”。后来,当地成立供销社,有了足够食盐向村民销售,这条盐道就此没落。

与盐道同时没落的还有梭罗树这个地方。曾经,梭罗树下的盐道上,“盐背子”络绎不绝。不少像罗普柏父辈这样的外地人携家带口,迁徙到此居住、务农、经商。如今的梭罗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户人家,屋中多为老人、妇女,显得荒凉。“我的记忆里,这里最多有30多户、人,后来都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居住,或者外出打工了……”

千年梭罗古树枝繁叶茂。

盐道通达房县竹山竹溪

盐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距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一百多公里的重庆巫溪县境内有一条大宁河,北岸峭壁处有一天然洞穴,一股盐泉喷涌而出,村民用泉水埋锅煎盐,销往各地。

墨池村南北走向是以前竹山、房县通往重庆巫溪的交通要道,东西走向是以前神农架大九湖通往竹溪、陕西的交通要道。这棵梭罗树下的道路,是湖北通向大宁盐厂的唯一旱路。明清时期,湖北西部食盐奇缺。不少游民来到四川、湖北一带谋生,其中一部分人从大宁厂运盐到湖北房县、竹山、竹溪等地进行交易。

“盐背子”多在崇山峻岭间穿行,久而久之,巴山蜀水间便留下这条盐道。古盐道或由青石板铺成,或由泥土和碎石修筑,或在凿崖修路,陡峭险峻、蜿蜒曲折。

清代学者严如煜所辑《三省边防备览》载:“盐道纵横交错长达数千余里,途径崇山峻岭,高峡深谷,故有大宁盐道‘东连房(县)竹(山),北接汉(中)兴(山),崇山巨壑,鸟道旁通’和‘山中路路相同,飞鸟不到,人可渡越’之说。”

这条为古代秦巴地区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等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古盐道,见证了一个产业的兴衰。看着残存的古道,仿佛看到曾经的繁华和永存的奋斗精神。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文、图/记者韩玉砚编辑:艾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